「研究」以蔬菜為主的飲食使腸胃脹氣增加,這表明了什麼?

2021年09月11日18:10:05 科學 1951
「研究」以蔬菜為主的飲食使腸胃脹氣增加,這表明了什麼? - 天天要聞「研究」以蔬菜為主的飲食使腸胃脹氣增加,這表明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Liz Zee

導讀:眾所周知,多蔬少肉的地中海飲食習慣對身體好,但是吃了之後腸胃脹氣增多,也就是俗稱的放屁多,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個西班牙研究團隊對西式飲食和植物性地中海飲食帶給腸胃的影響進行了交叉隨機研究。儘管兩種日糧在微生物組成上的差異相對較小,但微生物的代謝有很大的差異。

該研究團隊將研究成果發表在《Nutrients》期刊,一篇題目為為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Western and Mediterranean-Type Diets on Gut Microbiota: A Metagenomics and Metabolomics Approach’’的論文中:

「研究」以蔬菜為主的飲食使腸胃脹氣增加,這表明了什麼? - 天天要聞

隸屬於西班牙多家機構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改用植物性飲食的人腸胃脹氣增加,這表明腸道微生物群更健康。發表在 Nutrients 雜誌上的論文中,該團隊描述了他們對健康男性志願者進行的關於飲食、糞便量和腸胃脹氣的實驗。

從含有豐富的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的飲食轉變為以更多蔬菜為主的飲食會帶來更多的腸胃脹氣,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比如捲心菜,大白菜,花椰菜,油菜,芥菜水蘿蔔等)。但正如進行這項新工作的研究人員所指出的那樣,很少有學者研究飲食與腸胃脹氣之間的關聯。

「研究」以蔬菜為主的飲食使腸胃脹氣增加,這表明了什麼? - 天天要聞

為了解更多改用植物性飲食對消化和腸道生物群的影響,研究人員徵募了18名健康成年男性志願者助力研究。每個人都要吃西式飲食,然後改用為期兩周的多蔬少肉的地中海飲食

在研究期間,志願者要計算他們每天排便的次數,而且每個糞便樣本都要進行採集和稱重。他們還要記錄自己每天的放屁次數,並且要接受隨機測試,包括使用氣球測量腸胃脹氣發作期間排出的氣體量。

研究人員發現,飲食的變化並沒有改變志願者每天排便的次數,但改變了糞便量。研究人員發現,多蔬少肉的飲食使糞便量翻了一番。研究人員指出,這是由於細菌生長和排泄量的大量增加。數據還顯示,在植物性飲食中,每天的腸胃脹氣次數增加了7倍,而且每次排出的氣體增加約50%。研究人員指出,這是由於植物物質在腸道中發酵所致。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實驗表明,植物性飲食能夠促進更有益於健康的腸道細菌滋生,從而使腸道更加健康。

參考資料:

https://www.mdpi.com/2072-6643/13/8/2638/htm

註:本文旨在介紹醫學研究進展,不能作為治療方案參考。如需獲得健康指導,請至正規醫院就診。

「研究」以蔬菜為主的飲食使腸胃脹氣增加,這表明了什麼? - 天天要聞

熱門·文章

科學研究

【NEJM】我們該換鹽了!里程碑式的研究證明:簡單地換點鹽每年可防止數百萬人死亡

科學研究

【Nature子刊】前所未有的清晰和高速:新的顯微鏡技術首次記錄了100多萬個神經元在整個小鼠大腦皮層的活動

基因檢測

【Nature子刊】150萬規模最大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確定了近600個與反社會行為、酗酒、阿片類藥物成癮有關的基因位點

新冠病毒

【NEJM新冠】世界上最大的新冠疫苗安全性研究結果發布

液體活檢

【Science子刊】基於血液樣本就可以確定的生物標誌物——可預測患者對免疫療法的反應

新冠病毒

【新冠續篇】重磅:“迄今為止用於治療新冠感染最安全的葯!”臨床試驗結果出來了!

類器官

【Nature子刊】利用幹細胞誘導生成的3D大腦類器官,可精確複製人類大腦

癌症早篩

【Nature子刊】基於血液cfDNA無創肺癌早篩新方法,超高檢出率!

類器官

【Science子刊】顛覆!首次3D打印出完整的活體腫瘤,癌症探索邁入“真實”3D時代

基因編輯

【Nature子刊】重磅!葉玉如院士團隊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獲得重大突破

癌症早篩

【柳葉刀子刊】顛覆傳統檢測法,實現前列腺癌早篩新突破

科學研究

【發現】重算諾貝爾獲得者1944年維C實驗數據,發現要用WHO推薦的2倍劑量

推薦·活動

第三屆上海國際癌症大會

第五屆現代臨床分子診斷研討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 天天要聞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7月2日武漢大學機器人學院成立大會在該校舉行學院將從小米、宇樹、樂聚、優必選等機器人、智能製造頭部企業聘請10名產業教授培養創新拔尖人才武大機器人學院執行院長肖曉暉教授在會上介紹,新成立的機器人學院2025年將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將依託武大
字節、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 天天要聞

字節、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作者:黃鶯2025年7月1日,總部位於美國的專利池管理機構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視頻分發專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專利池的首個進展——首批被許可方和許可方名單,其中字節跳動、快手和騰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 天天要聞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什麼項目值得爭論70多年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論證,前後歷經七十餘年,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前期工作迎來最新進展—— 寧夏中衛市自然資源局近日發布《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證前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布了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擬選址位置、擬用地面積等信息。 黃河流域治理長期...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 天天要聞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原標題:第四十一次南極考察隊在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進發(弘揚科學家精神)一次卸貨任務中,承擔人員轉運任務的“雪鷹301”直升機正在降落“雪龍2”號艉甲板。科考隊員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搖鑽。科考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聞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蓋房子,要從地球上運建材嗎?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要地球“發貨”、飛船“快遞”嗎?“不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測實驗室時,記者從科研人員口中聽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統設備。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中國人民大學與西湖大學攜手成立“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並面向全球發布“未來人類十大議題”,聚焦人類文明演進的重大挑戰與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