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為什麼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嗎?

2021年08月17日22:22:02 科學 1819

提起碳中和這個詞,估計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是否思考過為什麼要實現碳中和或者碳中和與我有什麼關係?

首先,我們來看一張全球二氧化碳濃度變化與全球平均溫度變化的曲線。我們可以發現,全球溫度變化與二氧化碳濃度是正相關的,也就是說隨着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全球的平均溫度是升高的。自1880年以來,全球的平均溫度升高了1℃以上。

那全球的二氧化碳濃度為什麼會升高呢?帶着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第二張圖。

你真的了解為什麼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嗎? - 天天要聞

圖 1-1

從圖1-2,我們可以發現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年升高。不斷升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勢必會造成不斷遞增的二氧化碳濃度。

你真的了解為什麼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嗎? - 天天要聞

圖1-2

如果你這麼解釋二氧化碳濃度與溫度變化間的關係,似乎也太小兒科了嗎?只是二張簡單的圖而已。有沒有更科學的解釋呢?

為此,我們引入地球溫室效應示意圖。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大約50%被地表吸收,然後會產生輻射熱。大氣層存在的多種氣體(二氧化碳等)會阻止輻射熱透過大氣層。我們知道,二氧化碳分子無時無刻處于振動狀態,其震動得越快,溫度越高。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分子受到輻射時,它們會屏蔽輻射,吸收輻射的能量,並加快運動,溫度也由此而升高。

你真的了解為什麼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嗎? - 天天要聞

圖 1-3

再如,我們把車停在室外,當我們打開車門的一刻,我們會感受到車內異常的熱。這就是溫室效應。陽光透過玻璃射入車內,車內氣體會捕獲熱量,繼而車內溫度比車外高很多。

簡單說來,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溫度升高的原理就是溫室效應。

說了這麼多,碳中和跟我們自身到底有什麼關係?

首先,我們還是來看一張圖。截至到2019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大概為510億噸。如果我們不採取任何措施,任由其發展。那麼,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會沿着路徑1持續發展。可以預見,全球的平均溫度會持續升高。這會導致一系列的災難性問題產生:

你真的了解為什麼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嗎? - 天天要聞

圖 1-4

異常炎熱的天氣會變多。以華東地區為例,目前炎熱的時候是從7月底到8月中,歷時一個月的時間。隨着溫度的升高,炎熱的天氣天數可能從一個月變成了3個月,甚至更長。

異常的氣候災害。隨着平均氣溫的升高,空氣的濕度也會變大,更多的水蒸氣上升到雲層,必然伴隨着氣候環境的改變,極端的天氣頻繁發生,如河南洪水等事件會是常態。在內陸地區,如新疆,隨着氣溫升高,更多土壤中的水分會揮發,導致土地更乾涸,土壤沙漠化勢必會加速。

海平面上升,海岸線地的部分會被淹沒。海平面上升主要來自於極地冰川的融化以及溫度上升導致的海水膨脹。

糧食危機。 據報道,溫度每升高1℃,全球小麥減產5.7%。目前全球小麥產量超過7億噸,產量下降5.7%意味着全球將會損失近4000萬噸小麥。其他主要糧食也會出現類似的問題。

疾病。中暑是我們在炎熱天氣容易出現的疾病。人體的降溫主要來自於汗液的揮發,如果空氣中的濕度足夠大,而不容易吸收汗液的時候,人體很容易中暑,甚至死於中暑。假設隨着溫度升高,空氣中的濕度也提高了。溫度升高了,我們需要依靠分泌的汗液來排熱,但是空氣濕度足夠高了,已經無法吸收汗液了。這時候人類該怎麼辦?

是不是越說下去,越可怕了!

你真的了解為什麼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嗎? - 天天要聞

幸好,全球對溫室氣體已經有了共同認知。在2016年4月,170個國家領導人齊聚紐約聯合國總部,簽署氣候變化問題的《巴黎協定》,承諾將全球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2℃以內,並致力實現1.5℃溫控目標。即到2050年時候達到碳中和的目標:溫室氣體的排放等於溫室氣體的吸收,實現零排放的目標。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馬斯克最新動作: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 - 天天要聞

馬斯克最新動作: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當地時間17日,腦機接口公司“神經連接”創始人馬斯克宣布,繼年初首個參與該公司腦機設備植入實驗的患者手術成功100天後,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今年1月,公司完成首例腦機接口設備的人體植入手術。
聘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創教育還能做些啥? - 天天要聞

聘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創教育還能做些啥?

圖說:科學大咖接過聘書,採訪對象供圖(下同)上海市第十九屆青少年科技節今天下午在張江科學會堂啟動。啟動儀式上,10位院士、教授、科學家等收到了特別的聘書——他們將為10所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範校擔任“科學副校長”。他們中,既有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薛永祺、上海航天局副局長李昕、復旦大學希德書...
第十五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揭曉,劉洋獲長篇小說金獎 - 天天要聞

第十五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揭曉,劉洋獲長篇小說金獎

初夏的微風拂過菁蓉湖面,倒映在水中的成都科幻館迎來了科幻迷們的重要日子——今(18)日,2024科幻星雲慶典在這裡舉行,第十五屆華語科幻星雲獎在此揭曉。華語科幻星雲獎是由科幻活動家董仁威、科幻出版人姚海軍和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岩等三位創始人為首的全球華人科幻愛好志願者,於2010年共同創立的公益性獎項。今年的華...
“外國教授”假借學術合作竊密,生態間諜案細節揭露 - 天天要聞

“外國教授”假借學術合作竊密,生態間諜案細節揭露

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從國家安全機關了解到,近年來,一些境外非政府組織或基金會,打着“項目調查研究”“生態治理保護”的旗號,非法採集、竊取我國重要自然保護區的地理、氣象、生物等敏感數據,給我國國家安全帶來風險隱患。
為海纜“把脈”替設備“問診” 超級工程這樣體檢 - 天天要聞

為海纜“把脈”替設備“問診” 超級工程這樣體檢

浙江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是世界首個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它能將風電、光伏、潮汐等綠色能源全額接收,確保用電安全低碳。工程共建有舟定、舟岱、舟衢、舟洋、舟泗5座換流站,在多個島嶼間架起直流輸電網絡,實現了島嶼間的電能互通。柔性直流工程“體檢”如何進行?  今年是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投運十周年,從昨天(17日)開...
新研究:氣候變化可能加劇中風等神經系統疾病 - 天天要聞

新研究:氣候變化可能加劇中風等神經系統疾病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可能會對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產生負面影響,加劇患者病情。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新一期英國《柳葉刀·神經學》雜誌上。倫敦大學學院研究小組對1968年至2023年間全球發表的332篇相關論文進行了分析。研究人員考慮了19種不同的神經系統疾病,包括中風、偏頭痛、阿爾茨海默病、腦膜炎、癲癇...
福州是一個奇蹟,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見 - 天天要聞

福州是一個奇蹟,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見

河流入海口(及入湖口)通常形成的是三角洲,或者河口灣。像福建省省會福州這樣的河口盆地,在世界上都是少見的。它群山蜿蜒,河海相會,是山水造就的海上福地,也是地形構造的一個奇蹟。▲福州是典型的河口盆地,周圍一圈山完全可以合圍,基本沒有缺口河口最常見的是三角洲。
展現科普獨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圓滿落幕 - 天天要聞

展現科普獨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圓滿落幕

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5月17日,記者從四川省科技廳獲悉,由四川省科學技術廳主辦,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四川廣播電視台承辦的2024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在成都成功舉行。四川省科技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趙敏出席並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省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楊正林出席比賽並擔任評委。成都海關、省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