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宇航員走出國際空間站,出艙安裝電池板,頻頻出問題

2021年06月22日18:14:03 科學 1110

隨着中國航天事業的成果不斷累積,中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尤其是在天宮空間站核心艙成功發射後,中國獨立自主發射空間站的壯舉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國科技的進步。如今,中美在航天方面的差距在逐漸縮小。中國在不斷進步,而美國則陷入了停滯狀態。

2名宇航員走出國際空間站,出艙安裝電池板,頻頻出問題 - 天天要聞

國際空間站爆料,美國大不如前‍

最近,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爆出事故。近日,由於宇航服出現故障,兩名宇航員在安裝空間站的太陽能電池板時並未能順利完成。此次安裝行動為這兩名宇航員首次出艙行走,雖然隨後又有其他宇航員出艙進行任務,但電池板的安裝仍舊未能完成。由於此故障的發生,兩名宇航員的任務進度嚴重落後。事後,NASA回應稱,宇航員全程處於安全狀態,但事故顯示出空間站的老化。

作為超齡服役的太空飛行器,國際空間站曾多次出現事故。2019年,國際空間站便傳出空氣泄露問題,去年再次被查出一處艙室出現嚴重裂縫。問題頻發導致參與該項計劃的國家逐漸熱情不再。俄羅斯已經明確表示將在三年內退出該項目。因此,該空間站極有可能在不久的將被徹底淘汰。中國空間站可能成為唯一在軌的人類空間站。

2名宇航員走出國際空間站,出艙安裝電池板,頻頻出問題 - 天天要聞

中國空間站迎來關注

目前,中國國際空間站受到多方關注,並有多國表示出濃厚的合作興趣。俄羅斯與法國正在研討改造發射台的可能性,使其用於包括中國空間站在內的發射航天器的載人航天任務。俄羅斯更是就相關問題與中國進行了商討,兩國將就此展開密切合作。

6月17日,中國向中國國際空間站派遣了第一批宇航員,並邀請其他國家在此開展合作。一些人在中國空間站看到了機遇,紛紛表示希望本國宇航員前往中國空間站進行合作。

2名宇航員走出國際空間站,出艙安裝電池板,頻頻出問題 - 天天要聞

2019年,中方表示,其首批空間站的國際項目將包括9項課題,並有17個國家的專家參與其中。2022年,空間站預計完成在軌建設。作為中國航天人多年來的成果,中國空間站的科研實力與國際空間站可以匹敵,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為優秀。即便美國進行圍堵,中國也已走出自主研發的道路。未來,中國空間站將肩負起更多的國際責任。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機器人,突然衝下樓“自殺” - 天天要聞

一機器人,突然衝下樓“自殺”

韓國慶尚北道龜尾市政廳6月26日表示,該市首台從事行政工作的機器人從樓梯上衝下後停工。當地媒體稱,這是韓國首例機器人“自殺”事件,並懷疑是否“過勞了”。 龜尾市政廳官員稱,事發時這台機器人....
逐夢空天、深耕海洋 這兩艘船超乎你的想象 - 天天要聞

逐夢空天、深耕海洋 這兩艘船超乎你的想象

“沿着黃河遇見海”,是山東人對齊魯大地的浪漫描述。山東是名副其實的海洋大省,海岸線長達3500多公里,約佔全國大陸海岸線的1/6。向海圖強,深耕“藍色國土”,2018年山東海洋戰略再次升級,將海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下面我們一起去探訪兩艘船,它們都不是普通的船哦!一個逐夢空天,一個深耕海洋,而且都有着“第一”...
消息傳來!順利出生! - 天天要聞

消息傳來!順利出生!

說起白鯨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外貌可愛素有海洋“微笑天使”之稱25日開館的廣州海洋館內,白鯨和遊客互動。白鯨對生存環境要求嚴苛,它的繁育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白鯨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就在昨天上午,廣州迎來可愛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 天天要聞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可能很快就會下水。加州海岸研究船(CCRV)的初步設計已經獲得美國船級局(ABS)的批准。海軍建築和海洋工程公司Glosten設計了這艘船。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將運營CCRV,其特點是推進系統使用氫燃料電池實現零
張朝陽現身知乎,科普“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 天天要聞

張朝陽現身知乎,科普“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6月29日,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出席知乎鹽Club新知青年大會,圍繞“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展開物理演講,與聽眾一起探索廣義相對論的奧秘。  時間可以單獨流淌嗎?時間與空間是否可以獨立存在?張朝陽率先拋出疑問,引導聽眾打破對時間的固有認知。他表示,時間和空間不是完全獨立的,之...
田英傑、唐靜靜:機器學習與最優化 - 天天要聞

田英傑、唐靜靜:機器學習與最優化

機器學習是一門多領域交叉學科。特別地,機器學習和最優化緊密交織在一起。優化問題是大多數機器學習方法的核心,許多機器學習問題都會轉化成優化問題求解。《機器學習與最優化》(田英傑,唐靜靜著.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