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學者發明智能“創口貼”可快捷實現傷口監測

2021年05月12日22:09:18 科學 1954

皮膚、粘膜或器官組織的傷口會給患者帶來劇烈疼痛,甚至引發嚴重感染。如果缺乏適當護理,傷口極易被病原體侵入,阻礙癒合,遷延不愈。嚴重情況下,還可能會引發敗血症等一系列並發疾患,進而危及生命。

如何更高效、便捷、智能地掌握傷口狀態並精準地給予藥物治療?近日,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劉清君教授團隊,基於柔性電子技術研發了一款無線無源的智能“創可貼”,在多參數傷口監測的基礎上實現了精確電控給葯的反饋治療。

浙大學者發明智能“創口貼”可快捷實現傷口監測 - 天天要聞

無線無源的柔性閉環智能傷口貼片

記者看到,這款長得像“創可貼”一樣的電子貼片,既能實現傷口原位實時監測,又能精確控制藥物遞送。針對感染性傷口,這種新型電子皮膚貼片,對於該類疾病的檢測和治療無疑具有重要意義。這項成果,近日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先進功能材料》。

柔性傳感貼片

為了更好地貼合皮膚,科研人員採用了蛇紋形導線設計,利用柔性電極加工技術實現了柔性傳感電極的加工製備。傳感電極可實現拉伸、彎折和扭曲等多種不同的形變,從而可以適應人體柔軟的皮膚界面,實現與傷口表面的舒適接觸。

浙大學者發明智能“創口貼”可快捷實現傷口監測 - 天天要聞

柔性電極陣列的構建和修飾

在設計中,貼片呈雙層結構,上層是集成有近場通信技術模塊、溫度傳感和藥物控制釋放等功能的柔性電路。下層為傳感電極和藥物控釋電極,用於實施傷口pH和尿酸的檢測,以及藥物釋放。

無線無源

“近場通信技術可以實現無線能量收集,用於驅動多種電化學傳感方法,實現信號採集及無線傳輸。”劉清君教授表示。

實驗室,記者並沒有發現為這個神奇“創可貼”提供電源的電池,那麼電能是如何提供的?信息又是如何分析的呢?

這些答案將由帶有近場通信技術模塊的智能手機來回答:通過手機靠近該貼片,即可無線供電、獲取檢測結果,之後根據檢測到的感染數據來控制藥物釋放,從而實現從監測到智能給葯的全過程反饋管理。

精準給葯

劉清君教授長期從事基於智能手機的傳感檢測研究,而在實際的調研中,團隊發現臨床上大量患者正在飽受傷口潰爛導致的併發症痛苦。於是他想到了將檢測技術運用到傷口管理中。

傷口恢復進展如何?過去常常通過觀察來了解,劉清君團隊則通過智能傳感技術實現了尿酸、pH及溫度等傷口炎症指標的多參數監測,他們分別通過差分脈衝伏安法和開路電勢法檢測了傷口尿酸和pH,並採用高精度溫度傳感芯片監測了傷口溫度。

劉清君教授介紹,多參數傷口檢測的結果不僅可以作為傷口輕重程度的有效評價手段,也可為電控藥物釋放提供指導,作為藥物治療結果的反饋評估。

浙大學者發明智能“創口貼”可快捷實現傷口監測 - 天天要聞

電控藥物緩釋

浙大學者發明智能“創口貼”可快捷實現傷口監測 - 天天要聞

傷口監測和感染治療的在體動物實驗研究

傳統的傷口藥物敷料,都是通過藥物的自身緩慢擴散作用於目標部位。而浙大研究人員開發的智能給葯模式則是依託電勢控制實現精準按需給葯。團隊設計的電控藥物釋放模塊利用帶正電的聚吡咯膜包裹帶負電的藥物分子,當電極上施加負電激勵時,藥物分子會從聚吡咯膜的主鏈上解離,並且在電場力作用下釋放到傷口創面,達到治療的目的。

在這項實驗中,課題組通過在小鼠體表傷口上接種金黃色葡萄球菌,形成感染傷口動物模型,將構建的智能“創可貼”貼敷於傷口,實現了良好的傷口監測與藥物治療效果。

未來,科研團隊期待這種基於近場通訊的神奇“創可貼”能夠運用到糖尿病壞疽、下肢靜脈潰瘍、壓瘡、嚴重燒燙傷等慢性傷口的穿戴式監測管理和精準治療領域,以期為長期遭受傷口感染困擾的患者帶來福音。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天天要聞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電子元器件在現代電子設備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壽命直接關係到設備的可靠性和使用期限。然而,許多因素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實際使用壽命。那麼哪些因素會容易影響到其壽命呢?一 過載與過壓當電子元器件所承受的電壓或電流超過其額定範圍時,容易造成內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 天天要聞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據新華社客戶端消息 連日來,在蔚藍色的南海北部,我國科研人員在“向陽紅10”號科考船上,成功開展了多種類型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潛器科考試驗。由南方科技大學海洋高等研究院牽頭,聯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新企業及科普機構開展的“深藍智能i3航次”,在南海的風吹浪打中,實況檢測了各種無人科考設備的“i3”性能——創新...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 天天要聞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東方紅3”船完成本年度第三個科考航次實現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0日訊 日前,中國海洋大學新型深遠海綜合科考實習船“東方紅3”船結束“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 天天要聞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圖為在鹽池灣濕地生態監測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卵孵化。(資料圖)肅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10日電(呼和巴爾斯 朱倩)近日,鹽池灣保護站工作人員在濕地生態監測中,再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
數學專業太難?古生物學冷門?聽聽院士怎麼說 - 天天要聞

數學專業太難?古生物學冷門?聽聽院士怎麼說

編者按:日前,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包含93個專業類、845種專業,增列29種新專業。熱門專業該不該選擇?如何才能找准人生航向?不妨來聽聽院士們怎麼說。 監製:戰釗策劃:宋雅娟 蔡琳設計製作:李怡霏(實習) 來源:光明網...
雙面因素交織,有色ETF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擇? - 天天要聞

雙面因素交織,有色ETF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擇?

本月有色金屬來了一波先揚後抑,此前政策密集釋放“反內卷”信號,並明確指向“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後產能退出”,而本輪“供給側”改革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此前供大於求的鋁、鋼鐵、煤炭等傳統工業賽道,國內"反內卷"及低庫存也支撐了其價格的上行。但市場風雲瞬息萬變,當地時間7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
廣東趕海潮來了!專家提醒→ - 天天要聞

廣東趕海潮來了!專家提醒→

炎炎夏日去海邊趕海是不少湛江街坊鍾愛的消暑活動但歡樂的背後也隱藏着不少風險有毒的海洋生物鋒利礁石、變幻莫測的潮汐……都可能成為潛在的危險因素在社交平台上以“趕海受傷”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有不少網友都因沒有佩戴手套和防滑鞋等裝備,被礁石、貝
“中科隊”聯手出擊!中科星圖聯合中科曙光進軍太空計算領域 - 天天要聞

“中科隊”聯手出擊!中科星圖聯合中科曙光進軍太空計算領域

7月8日,中科星圖與中科曙光在“2025空天信息大會暨中科星圖生態發展大會”上,簽署了《太空計算領域的合作開發框架協議》。按協議,雙方將圍繞技術研發、太空算網建設等課題,共同推動“太空計算”技術創新與應用落地。本次簽約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吳一戎、中科曙光總裁歷軍出席見證。中科星圖黨委書記、總裁邵宗有,中科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