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競賽-火箭,衛星,破紀錄的宇航員-是蘇聯藝術家在宣傳的幌子

2021年05月11日22:48:06 科學 1857

站在國民經濟成就展覽會的大門外面,這是一個巨大的貿易展覽會娛樂公園,目的是炫耀蘇聯工業和科學的力量。它是在蘇聯領導太空競賽的時候建造的。引用電影《追捕紅色十月》中的潛水艇長的話,“世界因我們的火箭聲而顫抖”。征服太空者紀念碑是超越世界範圍的宇宙藝術。

107毫米(351英尺)高的鈦合金製成,是從展覽中心本身上方任何地面上的高樓發射的火箭雕塑–幾乎是激發其靈感的沃斯托克火箭的兩倍,其中之一是在公園內展示的。鍍鈦花崗岩雕塑如此之大,以至於其底座足以容納整個博物館,即宇航紀念博物館。

在一個禁止宗教信仰,只崇尚革命前蘇聯最友好人物的政治制度中,蘇聯藝術家轉向列寧等蘇聯領導人的肖像畫,這是蘇聯工業和科學的象徵,以及太空。

蘇聯在太空競賽中的早期領先地位,由精湛的德國科學家和Sergei Korolev等傑出的設計師帶頭,成為了蘇聯藝術家,雕塑家和產品設計師的新畫布。莫斯科設計博物館館長亞歷山德拉·桑科娃(Alexandra Sankova)說,但其根源遠不止於此。

“對太空的興趣早在蘇維埃上台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它可以追溯到齊奧爾科夫斯基(19世紀俄羅斯火箭先驅者)時代。每個人都認為他很瘋狂,但是革命後蘇維埃使他成為了永久的意識形態。”

桑科娃說,蘇聯的宇宙意象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蓬勃發展,這與世界其他地方的情況一樣,都是由科學雜誌對未來生活的想象所提供的。但是隨着太空競賽的形成,它作為主題的受​歡迎程度爆炸了。長期以來,一直被嚴密保護的蘇聯太空計劃成為了強有力的宣傳工具-但它也得到了藝術家本身的廣泛支持。桑科娃說:“在1960年代,突然之間,每個人都對進入太空這一想法非常熱情。” “設計師之所以創作出受這些太空成就啟發的圖像,並不是因為這是一件“大事”,而是因為它們感到非常自豪和啟發。”

太空競賽-火箭,衛星,破紀錄的宇航員-是蘇聯藝術家在宣傳的幌子 - 天天要聞

征服太空者紀念碑高100m(330英尺)以上(來源:Vyacheslav Lopatin / Alamy)

桑科娃說:“對於蘇聯來說,太空是(對於蘇聯繫統而言)非常重要的主題。” “空間和技術正在面對宗教。”

蘇聯空間藝術領域影響最為深遠的出版物之一是《Tekhnika Molodezhi》(青年技術),這是一本將科幻小說和現實世界工程結合在一起的科學雜誌(至今仍在出版)。它促進了蘇聯在太空中的地位的發展,激發了許多後來成為藝術家和設計師的人。正如桑科娃(Sankova)在《蘇聯空間圖形》一書的導言中所寫,該書收集了在博物館舉行的一些藝術和設計作品:“在整個時期中,蘇聯公民通過他們所消費的圖像進行了替代生活。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唯一的體驗無限發現的快感,並利用科學的潛力使一個國家擺脫如此多年的掙扎的一種方式。”

Sankova說,這不僅是海報或書中的圖片-隨處可見宇宙圖標。她說:“紡織設計師很高興使用它。” “還有工業設計師和紀念性藝術品的製造者-雕塑,馬賽克和建築。”

在莫斯科舉行的“國民經濟成就展覽”(俄語中稱為Vystavka dostizheniy narodnogo khozyaystva或VDNKh)慶祝了一些使蘇聯成為太空超級大國的技術-沃斯托克火箭和Buran航天飛機的模型,例如-在休閑環境中。甚至當蘇聯公民喝酒,大笑並騎摩天輪時,也讓人們想起了蘇聯周圍的工業強國。

太空競賽-火箭,衛星,破紀錄的宇航員-是蘇聯藝術家在宣傳的幌子 - 天天要聞

甚至甜罐子也是推廣蘇聯太空探索的機會(來源:莫斯科設計博物館提供)

桑科娃說:“太空是促進共產主義和蘇聯體系的機會。” 在蘇維埃社會中嚴格限制了藝術表現力,其藝術品必須經過藝術技術委員會的批准。“他們會看看所使用的過程,說'這需要改變'。這可能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

但是,已獲批准的太空主題對蘇聯藝術產生了震撼力的影響,與1920年代蘇聯攝影所發生的事件有些相似,在革命性宣傳的掩護下將新觀念帶入了主流。桑科娃說:“這是對前衛思想的復興。” 但是,為了使普通社會參與進來,蘇聯的太空藝術也擺脫了更為傳統的俄羅斯藝術形式-包括那些曾經是俄羅斯東正教宗教的主要形式。桑科娃說:“他們從俄國藝術中汲取了典型的偶像,並將其變成蘇聯的東西。” “這不是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人物,而是一個蘇聯人物。他們必須說服人民,而且必須使用他們已經知道的'語言'。

太空競賽-火箭,衛星,破紀錄的宇航員-是蘇聯藝術家在宣傳的幌子 - 天天要聞

促進太空計劃使藝術家們可以在檢查員面前偷偷摸摸的前衛創意(圖片來源:莫斯科設計博物館提供)

壁畫,海報和雕塑是其中的一面,但蘇聯設計師在日常物品的設計中也使用了空間物體和圖案。有基於征服者空間紀念碑的檯燈,傳統的茶玻璃架上擺放着火箭和衛星。甚至日常瑣事也是一個機會-莫斯科設計博物館收藏中最引人注目的物品之一是行星形狀的真空吸塵器,看上去就像是太空時代的卡通系列中的東西。另一台真空吸塵器類似於復古的飛船,而1950年代的洗衣機看起來像是蘇聯火箭按比例縮小的助推器部分。

太空競賽-火箭,衛星,破紀錄的宇航員-是蘇聯藝術家在宣傳的幌子 - 天天要聞

蘇聯的太空計劃甚至進入了童年時代。許多操場上都有基於火箭的攀爬架(來源:Konrad Zelazowski / Alamy)

其中一部分是消費者設計,而不是實際的太空競賽設備的設計。在蘇聯,工業生產和消費生產之間幾乎沒有區別。桑科娃說:“製造宇宙飛船戰機的工廠也在製造玩具,凳子或茶壺。” 她說,蘇聯受太空啟發的設計發展得比美國晚一些,美國的太空時代設計通常紮根於1950年代。也許是因為蘇聯太空計劃的成功使人們更容易慶祝更深奧的設計。

即使在童年時代,年輕的蘇聯公民也無法倖免於宇宙的呼喚-標準的蘇聯操場上有火箭和飛船的攀爬架,蘇聯軟實力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桑科娃說:“我們所有人都參加了火箭比賽。” “所有蘇聯兒童都想成為太空探索者,這很自然–我們都在操場上長大。”

是否有新的俄羅斯聽眾欣賞它,還太年輕,以至於還沒有第一次受到這種藝術的影響,這還有待觀察。“當今人們不喜歡將其作為文化遺產。年輕人對蘇聯事物沒有強烈的感情,但有些老年人的記憶力更好。”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聞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風雷暴突襲古城,多名網友稱“天上游龍飛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經歷了一場猝不及防的強雷雨突襲。隨着夜色降臨,原本平靜的天空突然響起一連串震耳欲聾的雷鳴,電閃如晝、狂風呼嘯,有人形容那場景彷彿酒吧蹦迪現場,天空中不時炸出白光,讓整座城市在一瞬間被照亮。然而,就在這場雷暴中,多個視頻在社交平台上引發...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 天天要聞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夏 —— 屬於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的到來,意味着我們已經來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曆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 天天要聞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五一勞動節,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總是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對於我而言,勞動不僅僅是體力的付出,更是腦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領域中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過程。回顧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汗水與收穫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裡的這種——看起來特別像“塑料袋”的水母!千萬別碰!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域發現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觸碰!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 天天要聞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通過其微博賬號@nyouyou發布聲明,打假網傳簡歷。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請微博闢謠儘快清理相關信息。據了解,此類虛假簡歷最早於2023年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內容涉及對...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 天天要聞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李鑫 攝2025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當天,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順利升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國空間站上,航天員們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眾對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總是充滿好奇,比如,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不穿航天服進入...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器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器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鄭湘琪】個頭雖小卻氣勢滿滿,身着酷炫銀藍拼色套裝,“E人”屬性拉滿頻頻轉頭揮手……最近,一場人類和人形機器人共跑的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庄鳴槍起跑。在一群形態畫風各異的“鋼鐵選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現場觀眾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湧現着“萌萌噠”“太可愛了”的評價。...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近期各地進入升溫通道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千萬別撿!當地時間2024年3月2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半月灣,沙丘海灘上的藍色水母。數百萬奇異的藍色水母被衝上太平洋海岸的海灘↑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 天天要聞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5月4日,“西安現不明飛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熱榜:稱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現條狀不明物,多名網友拍到黑影疾速掠過夜空,有目擊者稱像龍一樣盤旋,至少有“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