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飛機在萬米高空可以飛行 而在高原上卻動力不足呢?

2021年03月10日15:36:22 科學 1478

編輯 | 角落

青藏高原是地球的“第三極”。青藏高原和地球上的南、北極有着共同的地方,這就是氣候寒冷。但是它也有自己高極的特點:那就是空氣稀薄,氣壓低。大多數初到西藏旅遊的人們會印象深刻,在高原上稍有運動量較大的行為,比如奔跑、快速上下坡等,都會大口地喘氣,有時還會出現眩暈、噁心等感覺,這就是高原反應的典型反應。人類在高原上有典型的高原反應,其實飛行器,比如飛機在高原上也會出現動力不足等高原反應,這是怎麼回事呢?

飛機能夠起飛,其原理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發動機提供的推力,以及機翼上下緣產生的空氣壓力差提供的升力來實現的。我們通過飛機機翼的橫截面可以看出,其上側邊緣的弧度要明顯比下側的大,當飛機向前行進時,機翼會將前方的氣流分為上下兩股,由於上方弧度大,因此氣流所通過的路程要比下方遠,空氣的流動速度也較快,按照伯努力定理,上方氣流對機翼產生的壓力也較小,這樣對機身來說,就產生了一個向上的“托舉力”,這個向上的升力確保飛機能夠順利升空。

為什麼飛機在萬米高空可以飛行 而在高原上卻動力不足呢? - 天天要聞

當機翼的面積增大時,對機身產生同樣大小的升力,所需的迎角也就越小,飛機也越容易爬升,與此同時,飛機所受到的空氣阻力也相應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飛機的爬升。因此,在飛機的設計階段,必須在飛機的發動機推力、機翼面積和角度方面取得一定的平衡,以取得最理想、最經濟的飛行迎角和升阻比,即保證在單位推力之下有較高的行進速度,又確保升力的增大要有效大於阻力增大的程度,即高效的升阻比。

飛機無論是升至上萬米還是上升到幾千米,起飛和降落需要輸出較高的功率,是飛機能否正常航行的關鍵。而飛機要正常起飛,從空氣中獲得的升力尤為重要,而這個升力大小除與飛行的發動機輸出功率大小有關,還依賴於空氣密度大小,就象乒乓球放在鹽水還是普通水中,下浸深度是不一樣的。

對於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的地區,空氣密度約為海平面的60~70%,較平原機場下降了30~40%,空氣稀薄也會導致飛機獲得的升力不足,沒有空氣的支撐就象水托不住鐵球一樣,飛機難以升空。其次高原海拔高含氧量低,燃燒不充分,發動機的功率下降40%左右,發動機獲得不了較好的動力,起飛困難重重。

為什麼飛機在萬米高空可以飛行,

而在高原上卻動力不足呢?

這是因為飛機起飛時的高度不同,在平原上起飛海拔一般200米左右,升至10000米,而高原機場海拔4000米,飛至10000米,這是兩個不同的高度,低海拔起飛空氣密度及含氧量正常,發動機輸出功率正常,而高海拔大氣環境卻不同,為此在高原上起飛,飛機動力就出現了不足。

為什麼飛機在萬米高空可以飛行 而在高原上卻動力不足呢? - 天天要聞

假如飛機都處在高度4000米高空,升至10000米,一個是平原上起飛後獲得的慣性的飛機,另一個是處在高原海拔4000米待起飛的飛機,需要發動機輸出的功率大相徑庭。高原上飛機初始慣性為零,輸出的功率出現了不足。由此看來,飛機初期起飛時的海拔高度非常重要,往往決定着這次航行的成功與失敗。

此外,飛機在萬米高空,雖然空氣變得更加稀薄,但是飛機已經處於高速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發動機使用很小的功耗,就可以克服較小的空氣阻力。另一方面,在高速狀態下,一點兒迎角就可以產生較大的升力,從而與重力相平衡。因此,在萬米高空,飛機所受到的各方面阻力都變得更小,即使發動機由於空氣密度大幅減小而帶來推力的衰減,但也足以能夠維持飛機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受力平衡。

那既然飛機在高原上起落會動力不足,去高原坐飛機還安不安全呢?其實,飛機作為目前安全係數最高的交通工具之一,經過百年來的技術更新和新機型的不斷湧現,其安全可靠性已經位列交通工具之首,每次飛行之前必不可少的機體巡查和維護等工作都是其他交通工具不具備的。另外,為適應高原地形,適合飛機發動機在起飛階段有更多時間燃燒效率,高原的機場一般都比平原機場長許多。所以,只要排除極端天氣情況下的飛行起落,高原上坐飛機還是很安全的。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器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