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感染新冠不必過度恐慌,主要對策:對症治療

最近,出現一波新冠感染小高峰。2025年4月廣東省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報告發病數位居乙類傳染病首位。

5月18日,專家向羊城晚報記者介紹,目前接診的感染新冠兒童以輕症為主,家長無須過度焦慮,一般都是對症治療。但在治療過程中需科學應對,避免用藥誤區。

癥狀與普通呼吸道感染類似抗原自測成主要判斷方式

數據顯示。與3月份相比,4月份全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數增幅顯著。

“兒童感染新冠後的癥狀以發熱為主,可能伴隨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與其他常見呼吸道感染癥狀相似,僅憑癥狀難以區分。”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呼吸專科副主任醫師譚艷芳提到,目前多數家長通過居家自測抗原發現陽性後帶孩子就診。目前院內也可以開展PCR檢查(即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查),但需要時間等待結果,如果家長不想等待,也可以自行進行新冠的抗原檢測。

輕症居家護理關鍵:物理降溫+科學用藥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兒科主任郝虎主任醫師告訴記者,近期接診的患兒有所增加,不過病情較輕。

“大部分患兒屬於輕症,治療以對症處理為主。”譚艷芳表示,若體溫低於38.5℃且無明顯不適,建議優先物理降溫,如使用退熱貼、溫水擦浴等。體溫過高時可服用退熱葯。

需要提醒的是,3月齡以下嬰兒發熱需立即就醫,不可自行用藥;常用的退熱葯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不可同時服用,24小時內使用不超過4次。另外,復方感冒藥成分複雜,易與其他藥物重疊導致過量,不建議自行使用;

“如果持續高熱超3天或用藥3-5天癥狀未緩解,需及時就醫。”譚艷芳強調。

病程約7天家長須保持觀察

譚艷芳表示,兒童感染新冠後潛伏期較短,通常1-3天出現癥狀,第2-3天癥狀最重,第4天後逐漸緩解,病程約7天。她提醒家長不必恐慌,注意讓孩子多喝水、多休息,合理用藥即可幫助孩子恢復。

她也特別提醒警惕兩種危險信號:若孩子出現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拒食等異常情況,即使未滿3天也應立即就醫;切勿因焦慮而超量用藥或混用藥物,以免引發肝腎損傷等風險。

郝虎提醒,要防止患兒發展為重症肺炎。外出吃飯也要注意食品衛生,選擇熟食,餐具要消毒。如果兒童有高熱、長期劇烈咳嗽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不要去人多密閉的場所,班級發現有生病的同學要及時請假治療、回家休息。

譚艷芳呼籲,面對兒童新冠感染,家長需保持科學態度,既不過度用藥,也不延誤重症識別時機,通過合理護理幫助孩子平穩度過病程。

文|記者 張華 朱嘉樂 陳輝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