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未來十天,記得:1不熬、2不曬、3不防、4要開、5要吃

導讀:不是迷信!未來十天,記得:1不熬、2不曬、3不防、4要開、5要吃,都是指的什麼呢?建議早了解。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時間過得真快,五一假期隨着立夏的到來正式結束,不過不用留戀,因為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又要迎來端午節,這也是法定節假日之一。

今日5月6日,我們也正式進入了立夏的第一候“螻蟈鳴”,反應的是立夏乃至整個夏季開始的物候現象。螻蟈,也叫螻蟈、仙姑、石鼠等,屬於螻蛄科,隸屬於昆蟲綱直翅目,古人認為,螻蟈屬陰蟲,其鳴叫是“陰氣隨陽氣外達”的表現,進入立夏節氣後,隨着氣溫升高,雨水增多,螻蟈就會從土中鑽出,以鳴聲宣告“夏之至”,標誌着天地陽氣進一步升發。

在今後的十天,同樣也是夏季開始的十天,隨着自然界的陰陽變化,人們的飲食起居、生活習慣等都要做出適當的改變,只有這樣才能更好適應夏天的生活。因此,提醒大家,要記得:1不熬、2不曬、3不防、4要開、5要吃,都是指的什麼呢?建議早了解。

1不熬:不熬夜

進入夏季,人們的作息習慣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從春季的“早睡早起”調整為夏季的“晚睡早起”,這是為啥?

黃帝內經》有云:“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隨着進入夏季初期,太陽的直射點會開始進一步向北移動,每天的日照時間會不斷延長,反而夜晚的時間則會相應縮短,人體的陽氣會隨自然規律開始外浮體表,若此時仍遵循春季的早睡早起,那麼身體陽氣就很難發散,容易導致出現“陽氣鬱閉”的情況,從而引發煩躁、失眠等不適。

然而,這裡說讓大家晚睡,並不是讓大家熬夜。因為熬夜會耗傷陰液,猶如夏天的烈陽炙烤乾涸的土壤。換言之,子時(23點至1點)膽經當令,丑時(1點至3點)肝經主事,如果這兩個時間段還未入眠,那麼肝膽就會得不到休養,輕則頭暈目眩,重則“肝火上炎”,引發心煩易怒、口苦目赤。因此,進入夏季的前十天首先要學會調整作息習慣,試着“晚睡早起”,但晚睡並不是讓大家熬夜,而是比春天的時候晚睡半個小時左右。

2不曬:不長時間的曬太陽

俗話說“日晒補骨”,在古人看來,經常曬太陽對身體有着不可多得的好處,所謂"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曬太陽是最直接的補陽方式,也被稱之為“"天補"。特別是進入夏季以後,隨着白晝漸長,適當的曬太陽可以幫助身體陽氣的生髮。

古人對於曬太陽就頗為講究,一般會使用"曬兩頭"的方法。其一為"面東而立,以手摩面",也就是在上午太陽初升的時候,面朝東來曬太陽,以此藉助初陽溫煦面部六陽經;其二為"背日而坐",說的就是在下午,日影西斜時,背部朝向陽光,因後背督脈為"陽脈之海",曬透脊背能通百脈。但要注意的是,隨着進入夏季,天氣一天會比一天炎熱,因此要避免曬太陽的時間過久。

那麼,一天曬太陽的時間多久為宜?一般來說,古人講究“曬陽一炷香”,意思就是曬一炷香的時間即可,大約為15至20分鐘左右。除此之外,曬太陽的時間段也要避免中午,因為此時正是一天之中太陽最“毒熱”的時候,曬太陽很可能會傷着心氣,所以曬太陽也要遵循陰陽消長之理,避免過度暴晒。

3不防:不過度防晒、防暑

很多人可能認為現在已經進入了夏季初期,所以每次出門都會做好防晒、防暑措施,避免因天熱而中暑或晒黑,但進入夏季的這十天,其實完全不用過度防晒防暑,為什麼呢?

老話說“立夏至夏至,陽氣始生也",雖說進入立夏代表着夏季的開始,但畢竟此時還是初夏時節,日照雖說漸長,但暑氣未至鼎盛,還遠不夠盛夏的酷烈程度。特別對於人體來說,隨着自然界陽氣的生髮,心經氣血逐漸旺盛,但也尚未達到盛夏的"滿溢"狀態。如果整日為了防止暑熱而蔽日不出,或穿防晒衣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反而很容易導致身體的陽氣鬱遏。

因此,剛進入夏季的這十天,天氣還不會過於炎熱,除了中午,陽光也不會過於熾熱,完全沒有必要每日過度的防暑防晒。

4要開:經常開窗通風

進入夏季,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日適當開窗通風。

《老老恆言》有云:“夏月房中,最忌穢濁。”說的就是夏天屋子內很容易堆積濁氣,從現代角度來看,濁氣可分為五種:人體呼吸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汗液蒸發的濕氣、傢具釋放的甲醛、烹飪殘留的油煙、塵蟎代謝的微粒。如果長時間不開窗通風,那麼這些濁氣就會不斷累積,從而導致出現頭暈、乏力等不適。因此,未來這十天,要養成每日開窗通風的好習慣。

當然,開窗通風雖有益處,但並不是讓大家一開就開一整天。因為進入夏季,空氣濕度開始加重,如果長時間開窗通風,就會導致屋子裡因濕氣過高而產生黴菌;而且,初夏時節並不炎熱,特別晝夜溫差較大,長時間開窗通風也會導致室內溫度不穩定,不利於人體的陰陽調和。

5要吃:吃苦味的食物

俗話說“夏天吃苦,勝過進補”,說的就是夏天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比吃補藥都有效果。因為進入夏季心火當令,而苦味入心經,可"瀉心火而平亢陽",此時適當食用苦瓜、蓮子芯等苦味食物,可以緩解心煩、失眠、口舌生瘡等"上火"癥狀。除此,進入夏季人們往往食欲不振,而苦味食物多含生物鹼、萜類物質,可刺激膽汁分泌,促進脾胃運化,從而有提高人們的食慾。

但是對於體質虛寒的人來說,苦味食物要少吃。大多苦味食物都是屬於寒性,而體質虛寒的人本就陽氣不足,若過量食用苦瓜、苦丁茶等苦寒食物,則會引發胃冷如冰,腹痛如絞等不適。而且體質虛寒的人本身脾胃運化能力就弱,如果吃太多的苦味食物則會抑制胃酸分泌,從而出現拉肚子的情況。因此進入夏季這十天,要學會“吃苦”,但體質虛寒的人要少吃。

總結,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是人體從春季過渡到夏季的重要時期,隨着自然界的陽氣生髮旺盛,人體陽氣也開始隨之加速生髮,因此日日常生活、習慣都要做出一些改變,這不是迷信!記得:1不熬、2不曬、3不防、4要開、5要吃,這就是初夏時節的一些生活經驗,感謝大家分享,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