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聽筒tech,作者 | 艾莉亞,編輯 | 饒言
儘管“關稅”問題鬧得沸沸揚揚,但這絲毫不影響中外普通民眾之間的“友好交流”。
近日,一位來自美國的頂流網紅“甲亢哥”(ishowspeed)可謂出盡風頭。自3月24日開啟中國行後,所到之處,無不沸騰。
這位全網坐擁超9000萬粉絲的“抽象派主播”,以無劇本、無濾鏡的直播形式,從上海外灘的霓虹到少林寺的棍法,從重慶穿樓輕軌到華為實驗室的6g技術,將中國的現代化圖景與傳統文化碰撞出的火花,通過鏡頭傳遞給全球觀眾。
短短兩周內,“甲亢哥”的直播累計播放量突破2000萬次,微博熱搜霸榜近30次,甚至被中國駐美大使館點贊為“彌合文化差距的新渠道”。
在中國直播期間,“甲亢哥”的youtube粉絲暴漲數百萬,4月7日,“甲亢哥”和大張偉在長沙“世紀會晤”,更是一夜漲粉超50萬。
諸多分析認為,“甲亢哥”爆火現象的本質,是數字時代“影響力經濟”的集中爆發。他的直播不僅打破了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刻板敘事,更意外成為企業爭相“瓜分”的流量金礦。
從新能源車企到科技巨頭,從地方文旅到新消費,企業們在“甲亢哥”的這場狂歡中,嗅到了全球化傳播的新機遇:藉助頂流網紅的“真實體驗”,以最低成本實現品牌價值的全球裂變。
實際上,自“免簽”政策實施以來,不僅僅是“甲亢哥”,不少外國博主紛紛“來華掘金”,在此過程中,這些博主與企業均實現了“流量和效益雙贏”。這也讓中國文化和企業看到了另一種“出海”的可能。
“甲亢哥”的中國行
日常走“抽象路線”的“甲亢哥”,可謂全球直播頂流。
公開資料顯示,ishowspeed本名達倫·賈森·沃特金斯 (darren jason watkins jr.),是美國一位網絡主播、實況主和黑人說唱歌手。他以直播遊戲出名,靠各種極度誇張的表演火爆全網,並因此得名“甲亢哥”。
今年剛剛年滿20歲的“甲亢哥”,在youtube坐擁3800萬粉絲,在tiktok粉絲更是高達4100萬。
從2022年開始,“甲亢哥”便開始在世界各地進行街頭直播,截至目前,陸續打卡超20個國家,他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粉絲追捧。
圖:“甲亢哥”社交平台粉絲情況(截至4月9日)youtube(左)、tiktok(右)來源:網絡
3月24日開始,“甲亢哥”開啟了“中國行”,先後在上海、北京、鄭州、成都、重慶、香港、深圳等多座城市開展直播活動,並通過無剪輯、無劇本的“抽象”直播,吸引眾多目光。
在中國,“甲亢哥”上演了諸多名場面。
在海底撈里挑戰扯麵,在長城上表演後空翻,在北京喝豆汁表演“乍舌”,在鄭州學“少林功夫”......這位來自西方的朋友,用一場場極具衝動力的直播,向全球粉絲展示真實的中國。
而最近,備受矚目的長沙行之“與大張偉見面”,更是將其流量推到了高峰。
一個背景是,此前,中國歌手大張偉的歌曲《陽光彩虹小白馬》,歌詞里的“內個內個”與英語中某個帶有歧義的詞語發音相近,在一次直播中,“甲亢哥”聽到後情緒被引爆,反應十分誇張。
不過,在誤會消除之後,“甲亢哥”自己也迷戀上了這首歌,並頻繁在直播間播放《陽光彩虹小白馬》,也讓這首歌在海外大火。
也正因這首歌,“甲亢哥”成了大張偉的“迷弟”,並多次在直播中表示,“想見大張偉。”
4月6日,“甲亢哥”終於來到長沙,並與大張偉完成了會面。此外,“甲亢哥”在長沙還進行了長達8小時的一鏡到底直播,他體驗了“湘式按摩康養”、在嶽麓山的非遺集市做麵塑;在長沙頂樓秀出自己的招牌技能後空翻等等。
數據顯示,“甲亢哥”的這場長沙行直播在b站同步開啟後,成功吸引了近300萬人觀看,直播最高同時在線人數一路猛漲,直逼18萬。
企業“贏麻了”
有意思的是,在“甲亢哥”看似隨性的行程中,企業的身影卻無處不在。
不少分析認為,在“甲亢哥”的整個中國行中,看似“無劇本”的直播背後,實則可能是多方利益體的精準協作,形成了一套“去廣告化”的營銷範式。
僅從“甲亢哥”的直播來看,便有不少車企完美地瓜分“甲亢哥”的這波流量。
比如,在上海,“甲亢哥”便體驗了小米su7 ultra,而小米su7 ultra“一腳電門比肩蘭博基尼”的性價比,再次讓“甲亢哥”破防。
在深圳行中,“甲亢哥”體驗了一次比亞迪仰望u8。在直播中,他坐在副駕駛中,真實體驗了“車當船開”看的“浮水功能”,表情震驚,直呼“害怕”。
在重慶,“甲亢哥”還目睹了u9的“原地掉頭”、四輪懸空跳躍和隨樂舞動等功能,驚得他表示,“中國的汽車太瘋狂,不僅能跳舞,還能自己漂移,自己也想購買”,一連串的“尖叫”讓仰望品牌殺向世界。
在現場,還有一輛問界m9,向“甲亢哥”演示了離車泊入功能,“甲亢哥”狂喊“車裡沒有人”。
“甲亢哥”的直播,也讓直播的網友“不斷破防”,彈幕里也飄過這樣的熱評,“國產汽車崛起了”、“我就喜歡這種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就連賽力斯集團副總裁康波,也在微博轉發了相關視頻,稱“給了外國友人億點點震撼”。
圖:“甲亢哥”體驗新能源車來源:小紅書 《聽筒tech》截圖
除了車企,讓“甲亢哥”興奮的,還有一些來自中國的“黑科技”。
比如,一到“科技之都”深圳,“甲亢哥”就親自帶貨,奔向華為門店狂掃貨3台摺疊屏,並表示,“要買最有名的那款”;他還體驗了一次深圳無人機外賣,驚訝稱,“太不可思議了,我的食物在空中!”
而網友說起深圳黑科技,則一臉自豪,喊話“甲亢哥”,“快去看大疆無人機表演,去歡樂港灣跟機器人斗舞,去蓮花山看燈光秀......”而“甲亢哥”,也將這些中國科技應用的落地場景,紛紛展示給了全世界。
“甲亢哥”的直播鏡頭,也一一展示了中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讓一些科技企業嶄露頭角。
比如,“甲亢哥”在時速350公里的高鐵上完成了2k高清直播,對比紐約地鐵網絡癱瘓場景,顛覆了海外觀眾對中國科技實力的認知。
而直播中頻繁出現的掃碼支付、共享單車等場景,也讓支付寶、微信支付、美團等賺到了國際推廣契機。
短視頻方面,抖快等平台通過算法助推“甲亢哥”相關內容,也接住了潑天的流量。短短几天,“甲亢哥”抖音賬號便吸粉超400萬,快手賬號吸粉近200萬。在小紅書,也有超58萬粉絲。
同時,有海外平台還通過“直播+電商”的模式,成為跨境消費流量轉化的勝利方。
相關資料顯示,“甲亢哥”體驗的臭豆腐、辣條等零食在海外電商平台搜索量增長300%,帶動相關企業出口業務。茶顏悅色通過概念店的文化場景設計,將品牌與歷史綁定,限定款奶茶在直播中引發海外網友的求購。
某種程度上,在這場國際頭部kol的旅行“審視”中,從消費到文旅,從科技到汽車,中國企業都進行了一場成功的海外輸出和狂歡。
越來越多的“老外”掘金中國市場
實際上,“甲亢哥”的火熱並不是海外博主在中國引發關注的的偶發現象。
2023年以來,中國持續擴容免簽“朋友圈”,從144小時過境免簽升級至覆蓋50多個國家的240小時免簽政策,為國際人員流動提供了極大便利。
公開的數據顯示,自2023年12月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實施以來,截至2025年3月,享受免簽入境的外國人達31萬餘人次,同比增長150%。北京、上海等樞紐城市口岸入境人次同比增幅超40%,文旅市場復蘇勢頭強勁。
隨着越來越多的海外遊客擠入中國,產生了諸多“爆火”的現象級事件。
如2024年年中的“city不city”、2025年年初的“上海韓流”等“網紅效應”,這些,都顯著提升了地方文旅目的地的國際知名度,形成“流量—消費—口碑”的正向循環。
當然,外國博主來華掘金,並不是新鮮事。在免簽政策推出之前,便有不少常駐國內的外國友人在社交平台運營賬號,並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以歪果仁研究協會(簡稱“歪研會”)為例,這家由外國人在中國創立的自媒體機構,在國內外均有較強的影響力,是b站知名up主,在b站擁有近446萬粉絲。在抖音,其粉絲超800萬。小紅書亦有超30萬粉絲。
再比如,無憂傳媒旗下的“維多得亞夫婦”,現在粉絲也超千萬。
不過,隨着免簽政策紅利的釋放,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外國“特種兵”,從不同的視角,為海外網友帶來了全新的視覺和文化衝擊,憑藉對國內文化新的認知,吸引了海內外網友的共鳴。
這一模式,也成為mcn機構新的方向。此前,在《聽筒tech》所寫的《互聯網上擠滿了“city”的老外》一文中便指出,不少mcn機構開始接觸並運營類似的內容。
實際上,據媒體報道,“甲亢哥”的一系列的出圈,也由專業團隊一手打造。
據報道,在“甲亢哥”最早註冊抖音的主頁介紹中,出現了一個合作郵箱,而這個郵箱屬於一家名為east goes global的公司。而這家公司,直譯則為“東方開始全球化”,是一家總部在美國的專門“翻譯”中外文化差異的mcn公司。
公司官網介紹稱,主營業務是幫助西方世界的品牌與ip完成在中國的“推廣”,客戶包括nba球星球隊,還有各路歌手和網紅。
相關的資料顯示,早在2018年,east goes global就讓流行天后jessie j(磚石姐)登上中國音樂綜藝舞台,憑藉高難度和超具辨識度的唱法,成功俘獲無數中國人,也成為公司撬動中國市場的“第一塊敲門磚”。
來源:網絡
據媒體報道,east goes global公司創始人spalter是一位音樂經紀人轉型做跨國流量生意的年輕人,曾住在中國,並對中國的社交媒體、內容分發、平台規則和流量密碼等進行過研究。
在不少網友看來,無論是“甲亢哥”還是“外國旅遊特種兵”,之所以能夠爆火,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過去多年,國外網友對中國的真實生活並不了解,而這些外國博主,讓中國文化得到了更加廣泛和真實的傳播,也讓中國的形象更加真實地出現在外國人的視野當中。
如“甲亢哥”在外網的評論區,便有不少外國網友留言,稱“看到了真實的中國”。
當然,相對其他外國博主,“甲亢哥”此次中國行,帶來的影響相對更為突出,這也與“甲亢哥”個人的影響力有很大關係。
這位在全球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博主,以其極具感染力的表情和情緒,以及毫不做作的真實反應,成功地在眾多網紅中脫穎而出。加上他愛玩“抽象”、喜歡整活,精準契合了青年群體的興趣點,吸引了大批年輕粉絲,為西方網友提供了一個了解真實中國的窗口。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從業人員看來,“甲亢哥”現象,難以持續。
一位mcn機構工作人員便對《聽筒tech(id:tingtongtech)》表示,這些博主,都只能在國內實現短暫的商業化效應,如果要實現長期效應,便需要外國博主的持續輸出,“但這些博主回國後,內容實際上會產生斷層。”
尤其是“甲亢哥”直播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文化衝突”的現象,這也將長期考驗“甲亢哥”之後的外國博主。
“我們當然希望更多的‘甲亢哥’來中國,給全球網友展示一個真實的中國。”這不是一位網友的觀點。正如網友所言,“甲亢哥用幾小時的直播,就打碎了西方几十年的宣傳。”
更重要的是,在複雜的國際經濟局勢下,這場沒有硝煙的認知交流,讓中國文化和企業,看到了另一種“出海”的可能。而這,正是數字時代賦予全球文化和品牌的歷史性機遇。
參考資料:
《甲亢哥的抽象中國行背後,是誰在充當幕後推手?》,來源:《青年橫財發展會》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