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下降、眼前“灰影”飄、看東西會變形/變暗……遇到這種情況,不少中老年朋友誤以為是“老眼昏花”或是“得了白內障”,專家提醒,這極有可能意味着眼底黃斑病變的到來!
“黃斑是什麼?眼睛裡長斑了?”——這是很多人聽到黃斑的第一反應,也是紅姨(化名)第一次被診斷出黃斑裂孔的想法。大概6個月前,74歲的紅姨左眼視力突然下降,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到醫院就診後被診斷為黃斑裂孔,需要通過手術治療。紅姨和家人對手術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為此他們又接連去了好幾家醫院,想了解能否通過吃藥或者滴眼藥水等非手術治療手段恢復視力,然而結果卻一次次讓他們落空。
黃斑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這麼難治?據了解,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五彩繽紛的世界,要歸功於眼中一個重要的部位——視網膜。它如同照相機的底片,讓景物在眼中成像,而底片上的中心聚焦點就是黃斑。可以說,黃斑是天生“C位”,也就不難想象,一旦黃斑部位出現了裂孔,會直接影響到視力。對於裂孔直徑較大,且已影響視力的黃斑裂孔,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紅姨的女兒多年前曾經在廣州愛爾眼科醫院做過近視矯正手術,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加上有親戚是從事醫療方面的工作,也十分推薦該院,因此紅姨最終來到廣州愛爾眼科醫院,找到了知名眼底疑難眼病專家、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總院長唐仕波教授尋求治療,此時她左眼裸眼視力僅為0.15。
唐仕波教授在仔細檢查紅姨的眼部情況後,發現其左眼黃斑中心凹見一約1/3PD大小的裂孔,同時發現雙眼老年性白內障符合手術指征,為挽救視力需行手術治療。察覺出病人和家屬對手術存在一定抵觸後,唐仕波教授耐心地向他們介紹了黃斑的重要性、手術的目的以及不做手術的後果,並認真解答他們的疑問,從根源消除了他們的誤解和擔憂。
眼部OCT可見明顯裂孔
紅姨也被醫生的關懷打動,和家人商量後最終同意手術。考慮到病人對手術的擔心和焦慮,結合病人的眼部及身體條件,唐仕波教授提出黃斑裂孔手術和白內障手術一起進行,可以避免病人多次上手術台的心理壓力。得知這一消息的紅姨也非常高興,同時也感激醫生。
手術當天,唐仕波教授為紅姨實施了手術,手術過程非常複雜且精細:首先將混濁的晶狀體乳化吸除,再植入人工晶狀體,隨後切除變性的玻璃體,解除玻璃體牽拉,促使黃斑裂孔閉合,以提高視力;並將黃斑區視網膜前的膜性增殖全部去除,之後剝除黃斑區內界膜,這一精細操作相當於在1/100的A4紙厚度上進行,一不小心可能會損傷黃斑區視網膜;術畢眼內填充氣體輔助裂孔封閉。術中還要注意控制眼壓波動,避免引發脈絡膜上腔出血。得益於唐仕波教授高超的手術技巧和豐富的臨床經驗,這一複雜的手術完成得非常順利,紅姨也連連感嘆,手術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恐怖。
術後第9天紅姨回醫院複查,恢復情況良好,紅姨自己也說能感覺一天天好轉,生活也有盼頭了,現在就等着左眼恢復好,儘快把右眼的白內障手術也做了!
視網膜平伏,裂孔處正在閉合
專家提醒,對於黃斑裂孔,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至關重要。通常,裂孔越小,預後效果越好;裂孔越大,術後恢復就相對要差。所以,出現視物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
通訊員林曉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