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3月7日訊(文字/視頻 全媒體記者 周倜 通訊員 李靜嫻 諶莎莎 彭一川)“我們呼籲,高齡老人若不慎髖部骨折,應首先考慮接受手術。”今天,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運動醫學科主任李寶軍接受採訪時表示,過去,高齡老人髖部骨折後只能長期卧床,但現代醫學如今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近日,98歲的唐奶奶(化名)因意外跌倒被診斷為左股骨頸骨折,在該院就診。當時,接診醫生唐劍鋒副主任醫師發現唐奶奶合併有高血壓、貧血、低蛋白血症、左下肢肌間靜脈血栓、肺炎、心功能不全等多種基礎疾病。
“在超高齡患者手術突破‘禁區’的過程中,多學科協作(mdt)發揮着極為關鍵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堪稱保障手術成功的堅固基石。”李寶軍介紹。
此後,骨關節運動醫學科、麻醉手術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營養科等多領域專家迅速集結,組成專業的mdt團隊,共同為手術安全把關。
“老年人是極為容易發生股骨頸骨折的,大家務必引起重視。”李寶軍解釋,老年人因骨質疏鬆、肌肉力量減退和平衡能力下降,容易不小心摔跤,跌倒時極易發生骨折。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發生髖部骨折的老年患者超過100萬,且呈逐年上升趨勢。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骨折後6個月死亡率為10%-20%,1年內死亡率高達20%-30%,而90歲以上患者,此項數據更高。
隨着現代醫學的發展,高齡已不再是置換術的“禁區”。李寶軍介紹,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22版《老年髖部骨折診療與管理指南》,老年髖部骨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均應首先考慮手術治療,力爭越早越好。
“大家也可放心,針對股骨頸骨折推薦髖關節置換手術,且目前手術技術成熟: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半髖置換)或全髖關節置換術可在1-2小時內完成,術後次日即可嘗試站立行走。”李寶軍說。
得益於前期mdt工作的完善,此後,入院第三天,唐奶奶接受了左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手術順利,僅用時40分鐘、出血僅100毫升,便平安返回病房。
“當然,在任何時候,預防都勝於治療。”針對如何引導老年朋友遠離骨折風險,李寶軍作出相關提醒。
“最重要的是增強骨密度,補充蛋白質、維生素d和鈣(如牛奶、魚類)。”李寶軍提醒,50歲以後大家要定期檢測骨密度,遵醫囑補充鈣劑(每日1000-1200mg)和活性維生素d。
此外,可在家安裝扶手、防滑墊、適老坐便器等,老年人盡量穿防滑鞋,並改善居家照明,在雨雪天減少外出。太極拳、八段錦或靠牆靜蹲是不錯的運動方式,可提升下肢力量與穩定性,幫助老年朋友鍛煉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