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年滿60的老人,寧可在家躺着,也別在這3個時間運動

聲明:本文均是結合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節存在“藝術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

“周大爺,您這身體啊,真不能再硬撐了!”

“年紀大了,還是得聽醫生的話,特別是運動的時間,三大時間千萬不能動!您看,還是先休息吧!”

在醫院裡,王醫生揉了揉自己的額頭,目光透過眼鏡掃向坐在床上的周大爺。

周大爺皺着眉頭,癟嘴說道:“這不,我一向身體倍兒棒,電工修修理理,步子還蹦得像個年輕人,怎麼突然不行了呢?

王醫生聽了這話,嘆了口氣,決定跟周大爺好好說一說運動的事情。

於是,他開口說道:“大爺,您年紀大了,咱得重新審視一下這‘運動’二字。

“您說得對,電工修修理理,身體倒也還能硬朗,但年滿60的老人,運動可不是隨便什麼時候都能做的,尤其是在某些時間點,真的得躺着。”

王醫生微微一笑,坐直了身體,耐心地開講:“老爺子,今天我就告訴您,為啥年滿60歲之後,千萬別在這三段時間做劇烈運動。”

“首先,咱得說說早晨剛起床那會兒,很多老人都會覺得,‘一覺睡醒,整個人渾身上下都很懶,得活動活動’。

王醫生的語氣充滿了理性,“但說實話,這種‘習慣’可不太好,尤其是對年滿60的老人來說,早晨是一個‘危險時段’,運動時機不對,可能導致血管和關節的損傷。

周大爺似乎有些迷茫:“可是,早晨起來活動活動不就好嗎?怎麼會傷着自己呢?”

王醫生耐心解釋:“您看啊,早晨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咱的身體是剛剛從休息狀態進入‘工作’狀態的。

“到了晚上睡覺時,咱們的血壓和心跳都會下降,心臟沒那麼大壓力,血管也放鬆了,一旦猛地開始運動,身體的代謝會瞬間加速,心跳驟然加快,血壓可能也會瞬間升高。”

“對於年紀大的老人來說,這樣突然的變化,容易引發心臟負擔過重,或者頭暈、胸悶等不適癥狀。”

“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飯後那段時間。”

王醫生突然神秘一笑,“有些老人總覺得,飯後不活動一下,肚子里那一堆飯都消化不了。”

於是飯後散步、跑步,甚至做些俯卧撐,簡直是‘日常活動’。

周大爺一聽,趕緊瞪大了眼睛:“飯後不能運動?”

王醫生搖了搖頭:“您可別誤會,飯後不運動是有原因的,飯後我們身體會集中精力消化食物,血液流向胃腸道,而不是肌肉。

“若此時即刻進行劇烈運動,或許會致使血液流動不暢,進而引發消化不良,嚴重時,消化道甚至可能出現嚴重問題。”

他語氣一轉,又補充道:“特別是年紀大了以後,消化系統功能相對較弱,胃腸道的蠕動能力也下降,暴力運動會加劇這些問題,增加胃腸道負擔。

“最後,我們要提到的是,晚上臨睡前的運動。

王醫生看到周大爺聽得越來越認真,繼續說道:“晚上,很多人下班之後覺得,一天的疲勞要通過運動來釋放,於是晚餐後不久就開始做些強烈的運動,甚至打球、做體操,覺得這樣可以快速放鬆,達到更好的睡眠效果。”

“實際上,這種做法對老年人極其不利。”

“那晚上的運動到底怎麼個害法?”周大爺急切地問。

王醫生嘆了口氣:“晚上臨睡前的運動,會讓身體的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

“鍛煉完了之後,身體會釋放很多腎上腺素,讓心跳和血壓暫時上去,這種興奮狀態可能會影響你睡得好不好,嚴重的話還可能讓人睡不着。

“對於老年人而言,晚間運動過於劇烈的話,或許會進一步加重關節與肌肉的疲勞,從而增加次日的疼痛感。”

“那我該怎麼辦呢?”周大爺顯得有些無奈。

王醫生笑了笑:“晚上可以做一些輕鬆的活動,像是散步、拉伸,或者做做深呼吸,幫助身體放鬆,但一定要避免劇烈運動。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運動雖好,但對於年滿60的老人來說,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運動尤為重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才能有效促進身體健康,避免因運動不當造成的潛在風險。

關於老人運動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

[1]余素君.運動頻率對社區60歲及以上戶籍老人認知功能的影響研究,現代預防醫學,202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