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16年,中藥再次挑戰複發轉移!全身檢查助診斷腫瘤!

63歲的陳先生來自嘉興。漫漫抗癌路上,他已經是“老兵”了。

因為胸腺癌,他與癌魔苦苦抗爭了16年,

雖然胸腺癌當初發現後就及時做了伽馬刀手術,化療也有20多次。

但還是逃不過癌症的複發轉移。

2015年開始,癌細胞就捲土重來,肺里、肋骨、胸椎骨,不斷地侵蝕着陳先生。

如今,陳先生的胸腔有積液、後背、前胸的骨頭很痛,一天必須要吃三次止痛藥,10天內體重就下降了4斤!現在體重連90斤都不到。

陳先生摸着乾癟的胳膊,十分無奈。

這些年為控制複發,他跑遍了各大醫院都找不到有效的應對方法,孝順的女婿到處幫他尋找能抗癌的保健品,桑黃靈芝蟲草……不管多貴都給他買。

但昂貴的保健品吃下去,依然不能控制癌細胞的發展。

陳先生的癌痛已經越來越嚴重,他從不甘心到妥協、到接受、到不抱希望。

但前不久浙江省台《養生大國醫》的一檔訪談節目又點燃他生的希望。

“電視上,我看到了孫彩珍院長的訪談,還有惡性胸腺瘤病人楊火華,我和他的病一樣的,他吃中藥康復5年了。我想我也來試一下。”611號,陳先生特意穿了一件大紅色的T恤,提了2嘉興粽子,在女兒、女婿以及老伴的陪同下,一家人一大早就開車趕到了杭州種福堂中醫院

當走進醫院,看到大廳里展板上30名抗癌明星的康復經歷,以及診室牆上掛着一面面康復病人送來的錦旗,還有很多來排隊抓藥的腫瘤患者,這更加堅定了他也要走向康復的決心。

“之前總以為中藥沒有用,現在才知道早就應該來找中醫。”陳先生有點後悔,他也說因為自己每次複查的腫瘤指標一直是正常的,這導致他之前有些大意。

對此,孫彩珍院長解釋說,腫瘤指標正常,也不能說明患者沒有腫瘤。腫瘤指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腫瘤標誌物。很多類型的腫瘤和腫瘤標誌物也有密切的關係。一旦出現了腫瘤,腫瘤標誌物就會持續升高,或者呈數倍或數10倍的升高。但是也有的腫瘤病人,腫瘤標誌物沒有明顯變化,所以腫瘤標誌物只是一個臨床上參考的數值。部分正常的病人,也會出現腫瘤標誌物偏高。診斷腫瘤,腫瘤標誌物化驗不是唯一的標準,需要結合全身的檢查

什麼是胸腺瘤

●好發於前縱隔的腫瘤

●可表現為胸部鈍痛、咳嗽、氣短等不適

●早期可無癥狀,多在體檢時發現惡性程度相對較低

●早期治療效果良好

胸部鈍痛、氣短及咳嗽要重視

胸腺腫瘤是較常見的成人前縱隔腫瘤,其中惡性約佔10%

胸腺瘤(thymoma)是由胸腺上皮分化而來,多發於前縱隔的腫瘤。早期可無癥狀,多於體檢時發現,臨床上常表現為胸部鈍痛、氣短及咳嗽等癥狀。

胸腺瘤可以發生局部侵犯或遠處轉移,完全切除後依然有複發的可能。但縱隔的結構比較複雜,裡面有心臟、食管氣管、胸腺、神經等重要器官。手術難度比較大。

胸腺瘤作為一種生物學行為惡性程度相對較低的腫瘤,患者若進行早期治療,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一般來說,縱隔腫瘤好發於30歲至50歲的人群,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

一部分縱隔腫瘤無明顯的臨床癥狀,多數是在體檢中無意發現。建議45歲以上的人群,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

若出現劇烈胸痛、面部或上肢胳膊浮腫、氣急、聲音嘶啞等,往往表示腫瘤侵犯已相當廣泛,需立即至醫院就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