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明光:“智慧中藥房”讓群眾買葯不再“煎熬”

人民網滁州4月30日電(記者周坤)排隊挂號候診,專家“望聞問切”,開好藥方後,藥師手抓稱量,挨個打包後,自己拿回家用砂鍋煮開、慢熬……這些場景,是不是你印象中看中醫的樣子。

而如今,這些“刻板印象”正在被智能化、智慧化的現代技術所改變。

4月28日,今年65歲的明光市潘村鎮農民何勇在潘村鎮中心衛生院看高血壓,主治中醫師於加抗診斷後,在電腦上給他開了一副中藥,並將信息上傳到市中醫院的“共享智慧中藥房”系統。

“下午代煎好的湯劑就郵寄到我家裡。兩周的量,僅花了180多塊,真是方便又便宜,省得自己慢慢熬。”何勇感慨道。

這一切,都得益於明光市於2020年7月“歸攏”所有基層醫療機構中藥房資源,在明光市中醫院建成全市共享的“智慧中藥房”。

明光市中醫院內,醫生對照電子單,抓取中藥。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在這個“藥房”里,中醫藥統一採購、管理、調劑、配送,統一在明光市中醫院煎煮,免費快遞到患者家中,實現線上開方、送葯上門。

此外,“智慧中藥房”還有“智醫”“智葯”功能,系統可根據基層醫師上傳的患者癥狀、脈象、舌象等生成參考處方,必要時由明光市中醫院國醫堂專家會診。

如今,傳統中藥房的稱不準、分不勻、易出錯、效率低等痛點,在智能化技術的加持下“迎刃而解”。並且,隨着互聯網智慧中醫藥服務一體化信息平台的建成,實現了讓“人等葯”向“葯等人”的產業模式轉變。

“傳承是中醫藥的命脈,創新則是中醫藥保持活力的源泉。”明光市衛健委副主任楊樂,中醫藥是個寶庫,要想讓中醫藥走進基層,就要進一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技術,把中醫藥的精華挖掘好、傳承好、應用好。

在於加抗看來,“智慧中藥房”的建設,減輕了基層醫療機構的設備、人力投入,保證了中藥質量,降低了運行成本,還減少了患者來回奔波的麻煩,打通了中醫藥服務“最後一公里”。

更重要的是,質量有了保障。於加抗拿着一袋中藥說,患者可以通過手機掃描煎藥包裝袋上的二維碼,了解開方醫生姓名、診斷病名、調配人員、煎煮人員姓名、煎煮時間等信息,實現全過程可追溯。

取葯流程簡單便捷、藥品安全層層透明,明光市依託信息化平台建設,讓群眾喝上放心藥,讓中醫藥變得更貼近群眾、更有溫度、更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