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中醫大師的“養生忌諱”,望你早做了解

養生也是中醫中的一門學問,它不僅僅是關於食物和運動的選擇,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哲學。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5位中醫大師的養生忌諱。

冷飲:溫養脾胃,遠離寒涼

無錫名醫鄒雲翔是我國中醫腎病學宗師,他家三代全部是腎病學的專家,他的女兒鄒燕琴也是位國學大師,她說她們家庭在飲食上沒有特別之處,唯有一點就是不吃冷飲,這是鄒雲翔給子女們立下的家規。

中醫上說,“胃喜溫不喜涼”、而“腎也是喜暖不喜寒”的器官,冰冷食物對這兩個器官的傷害極大。脾胃是我們消化吸收的中心,而腎臟則是排毒的關鍵。

因此,無論男女,多大年齡了,都應該減少冷飲的攝入,這是維護健康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女性朋友們,不但一年四季都要少吃冷飲,還應該少洗冷水澡,否則易得婦科病。要是小孩子長期吃冷飲,還會損傷脾胃,易感冒,生長發育變得緩慢。

忌生氣:心態平和,氣血順暢

國醫大師唐祖宣的養生秘籍中,“少生氣”佔據了重要位置。生氣不僅影響情緒,還會擾亂氣血,影響臟腑功能。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培養四種心態:豁達、瀟洒、寬容和厚道。這些心態有助於我們保持樂觀和穩定,遠離疾病和衰老。

忌貪吃:飲食有節,健康長壽

知名老中醫楊友鶴在80歲體檢時,既沒得高血壓也沒有糖尿病,在他103歲時還能出診,問及他的長壽秘訣之一就是“再好的飯從來不多吃一口”。

黃帝內經》中提到,古人之所以長壽,是因為他們“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現代生活中,許多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都與飲食無節制有關。因此,飲食的節制是健康身體的前提。

忌熬夜:作息規律,氣血充足

國醫大師朱良春強調,熬夜會對身體造成多種損害,如易疲勞、免疫力下降等。合理的作息時間對於保持身體的健康至關重要。中醫理論認為,夜晚是肝膽這兩個器官休息的時間,如果這兩個器官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就會表現在皮膚上,讓皮膚變差。

合理的作息時間應該適合自然規律,在辰時起床,午時小休,按時吃飯,到了亥時就應該入眠。

忌不動:活動筋骨,促進代謝

干祖望教授以104歲高齡去世,在他100歲還和年輕人一樣,上班查病房,他的養生秘訣是“童心、蟻食、龜欲、猴行”。

童心是指要像兒童一樣心無雜念,簡單快樂;蟻食,建議不可挑食,吃過飽;龜欲指減少慾望,胸㦗寬闊,而“猴行”則意味着要活潑多動,多鍛煉。平時,能站不坐,能步不車,這樣的活動有助於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