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需要補?又該如何補?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一次給你講明白

現在的虛人太多了,多到什麼程度?抽出10個人至少有8個左右都會帶點虛,這麼說又有點太籠統了,那到底哪些人需要補?又該如何補呢?今天給大家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1、凡是一年四季都手腳冰涼的,冬天更明顯,一晚上都暖不熱的,都可以考慮是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了,可以參考桂附地黃湯、右歸飲等,或者附子、乾薑、肉桂來補火助陽

2、中年出現的膝蓋酸痛,下肢無力,上下樓梯都費勁,抽筋,眼花等等,中醫講師肝腎不足了,精確來說就是精血虧虛了,畢竟:年過40肝氣衰、陰氣自半。所以平時應該注意節制,如果減少消化還是不行,就參考歸芍地黃湯、二至湯、五子衍宗湯等來補精血

3、凡是經常感冒的人,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都應該及時固表,小孩子以調理脾胃為主,比如四君子湯、小建中湯、桂枝湯等,只要胃口好起來,就能調動足夠的氣血去固護肌表;而大人以補陽養陽為主,平時注重保暖,同時可以參考附子理中湯、桂附理中湯

4、凡是經常心悸心慌的人,尤其是勞累後就加重的,或者心慌的同時出汗也多,都應該注重補益氣血,畢竟“汗血同源”,可以參考柏子養心湯、歸脾湯或者生脈散等,如果還引起了血管堵塞,出現頭暈頭痛等,可以配上血府逐瘀湯,或者桂枝茯苓湯

5、凡是受涼就流鼻涕、打噴嚏,遇風就發作鼻炎的人,無論小孩子還是大人,前期人不虛考慮是肺寒,可以參考小青龍湯,如果反覆發作,就屬於腎寒了,得以溫陽補氣為主,比如參考桂附地黃湯搭配補中益氣湯

6、一到飯點或者飯前就開始心慌乏力、手抖腳抖、頭暈的,西醫講是低血糖,中醫認為是能量供應不足了,也就是氣不夠了,如果沒有濕氣的情況下,可參考四君子湯或者健脾湯,有濕氣的話,可以參考六君子湯或者香砂六君子湯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做治療方案推廣,出現不適,還請及時線下就醫,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