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宮頸癌,接種疫苗及篩查須儘早

照片從左到右依次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特聘教授喬友林,北京大學婦產科學系名譽主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魏麗惠。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數據顯示,該病患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現年輕化趨勢。

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誘發宮頸癌的主要原因,99.7%的宮頸癌都是由hpv感染所致。女性在感染hpv後,常出現宮頸癌前病變,如果不及時發現進而規範治療,病情可能會逐漸加重,進展為浸潤性子宮頸癌,嚴重者會危及生命。時值國際hpv知曉日之際,以“hpv知曉與預防新生態”為題的hpv知曉與預防新生態媒體圓桌會科普活動日前在京舉辦,此舉旨在積極響應《加速消除宮頸癌行動計劃(2022—2030年)》行動要求,進一步落實促進加快我國宮頸癌消除進程。

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特聘教授喬友林在會上指出,雖然該病兇險,但通過三級預防措施,是可以有效防控並最終實現消除的。

北京大學婦產科學系名譽主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魏麗惠也表示,在所有腫瘤中,宮頸癌的三級預防策略是最成熟的。一級預防是指健康教育和接種hpv疫苗;二級預防指子宮頸癌篩查和對篩查發現的癌前病變給予治療;三級預防指對宮頸癌進行治療,預防疾病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女性約98%的宮頸癌由高危型hpv導致。”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癌症中心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趙方輝介紹說,中國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率佔比與全球不同,除了hpv16、18以外,hpv52、58的比例要高於全球水平。國際經驗證明,接種hpv疫苗和子宮頸癌篩查,能夠顯著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

喬友林介紹說,世界衛生組織要求是2030年以前90%的女孩在15歲前完成hpv疫苗接種,但是全國15歲以前女生接種數據都不到3%,有的地方前兩年統計只有1%。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為此也同時呼籲,應進一步提升hpv疫苗接種覆蓋率,提高公眾對疫苗接種的認識。

有些人會疑惑,為什麼要提倡在15歲以前接種hpv疫苗?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陳飛解釋說,這是因為在未發生性行為的女性中接種hpv疫苗,將獲得最佳預防效果。也正是這個原因,世界衛生組織建議,9-14歲未發生性行為的女孩應該作為首要接種對象。

陳飛提醒,錯過了最佳接種時間的女性仍有必要進行接種。研究顯示,中國hpv感染按年齡段呈“雙峰”分布,第一個高峰為17-24歲,第二個高峰為40-44歲。對於青春期的女孩來說,迎來人生中的首個hpv感染高峰,接種hpv疫苗非常必要,但對於年齡大的人甚至已經感染過hpv的人來說,接種hpv疫苗同樣重要。hpv 疫苗並非只對從未感染過 hpv 的女性有效,即使感染了一個型別的hpv,但疫苗是多價的,還可以預防覆蓋其他型別感染。

喬友林強調,未發生性行為的女性接種,容易激發更好的免疫反應,預防效果更佳,一定要儘早、及時接種hpv疫苗,從而預防絕大部分宮頸癌的發生。前不久,默沙東九價hpv疫苗的9-14歲女性二劑次接種程序(0,6-12月)在中國獲批,喬友林認為,其接種程序不僅降低了免疫接種成本,還簡化了接種流程,釋放了更多的疫苗資源,有望進一步推動國內小年齡段女性接種率提高,助力加速消除宮頸癌。

此外,趙方輝提出,相對於女性,男性hpv感染很少被關注。事實上,hpv是最常見的性傳播病原體之一,男性和女性都可以感染。在全球來講,hpv疫苗不僅用於女性,男性也可以接種。這是因為hpv能導致的腫瘤不僅是宮頸癌,還能感染身體其他部位,如口腔、咽喉、皮膚、肛門和男性生殖器等,進而可能誘發其他相應的腫瘤。可見,hpv疫苗產能的提升、適應症擴展,也是影響宮頸癌防治的重要因素,需要醫療部門、研究機構、企業等多方攜手,共同推動宮頸癌防治的新生態建設,從而加快消除宮頸癌的步伐。默沙東中國總裁田安娜曾表示,目前公司已投入超過10億美元,提高hpv疫苗生產設施產能。

另據悉,目前默沙東在國內開展多項hpv疫苗新適應證的臨床研究,希望用中國研究成果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群。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