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隊” 成都雙流打造行走鄉間的“流動醫院”

家住成都市雙流區永安鎮松柏村的付大爺,是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每當衛生院家醫團隊下鄉,付大爺都如約而至,配合著各項健康監測,往往還會主動諮詢家庭醫生舒麗萍一些健康建議。團隊下鄉是醫護與居民們長期形成的為健康“雙向奔赴”的默契,也是付大爺與鄉親們捨不得錯過的“把茶話桑麻”的約定。

“舒醫生,你們又來啦,我最近老是胃反酸,可怎麼辦啊?”“今年的免費體檢什麼時候開始?我還想自費加做一個胃腸鏡檢查”“今天我老伴腳崴了,出行不便,還要麻煩您上門看看”,面對鄉親們的“絮叨”舒醫生一一耐心解答。翻開付大爺的慢病管理小手冊,一整年的血糖、血壓檢測記錄、吃藥情況記錄等各種健康信息如群蟻排衙,內容之詳實令人心安。舒醫生則開始根據最新測量的血壓、血糖結果,調整付大爺的用藥劑量,隨後上門為其老伴診療。診療中,作為家庭醫生的舒麗萍從生活起居到飲食習慣,事無巨細地對二老進行健康指導。

永安中心衛生院優化家醫團隊結構,組建“全+專+N(中醫、護理、藥師、網格員)”的健康隊伍,通過重塑看病模式和醫療資源配置方式,實現從“病人找上門”向特殊患者“送醫上門”轉變,從“單人診療”向“組團共診”的雙轉變轉變,使得就醫配藥更便捷,失能老人能居家護理、家庭醫生服務更優化,通過在轄區7個村(社區)開展的162餘次巡迴工作,累計服務6582人次。

據悉,雙流區於2023年7月建立家庭醫生團隊常態化巡診機制,全區家醫團隊通過“一村(社區)一隊”的包片方式,在對應片區為居民提供醫療健康服務,打造行走鄉間身邊的“流動醫院”。各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根據轄區村(社區)微網格數量及人群分布,合理匹配家庭醫生團隊。巡診服務一般每周2次,主要根據對應村(社區)的實際需求,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中西醫診療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並同步履行家庭醫生簽約工作職責,團隊中上級醫院專家主要負責“後備”技術支持。

家醫巡診打通群眾就醫“最後一公里”,進一步優化區域醫療服務供給,提高居民獲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便利性。巡診工作的開展,不僅體現了家庭醫生團隊“簽而有約”的責任與擔當,更是“全專結合”模式的擴面推廣。自2023年7月全區開展巡迴診療工作以來,全區通過167支隊伍累計開展巡迴4000餘次,服務群眾超7.8萬人次,把健康和安心帶到雙流的千家萬戶。(唐宇、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