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大爺每天晨起喝水,誘發急性心臟衰竭,醫生:很多人都喝錯了

今年65歲的趙大爺,近日來發現自己晨尿的量越來越少,以為是自己喝水太少,下意識地增加飲水量。

但尿量非但沒有增加,反而越來越少。

趙大爺不信邪了,一天醒來,他狠狠灌下三大杯水,就守着尿意來襲。

沒想到等來的不是尿,而是胸口發悶,無法喘息,腳居然也跟着浮腫了!

嚇得趙大爺趕緊叫醒孩子,把自己送到醫院去。一檢查,竟然是心衰急性發作。

醫生詢問得知趙大爺近來的飲水情況,搖頭道:

水不是這麼喝的。

一、晨起第一杯水,千萬別這麼喝

原來,趙大爺是冠心病患者。

一般來說,身體正常的人單純喝水是不易引起心衰的,而像趙大爺這樣,自身患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肌受損和有過心肌炎等心肌病病史的患者,如果一次或連續地過度喝水,很容易致使心臟負荷大。

因為水分會被迅速吸收進入血液,血液濃度變稀,血容量增加,從而加大心肌耗氧量。

對趙大爺這樣的心臟病患者來說,心臟難以承受這樣的負擔,很容易誘發急性心衰。

有飲水習慣的老年人也要注意,過度喝水後可能會出現這3個典型癥狀,很可能是心衰,一定要警惕:

1、夜睡難以平卧:晚上睡覺時必須墊高枕頭,一旦平卧就會出現咳嗽氣喘的情況,晚上睡着睡着還會被憋醒,如果有這樣的癥狀,那有可能是睡前喝了太多水的緣故。

2、胸悶咳嗽:白天偶爾會感到胸悶氣喘、還會頻繁乾咳,在活動和勞累後,這種感覺更加明顯。

3、尿量減少、雙腿水腫:像趙大爺那樣,白天尿量減少,但夜裡尿量卻增多;雙腳水腫,尤其是踝處水腫得很明顯,而且會逐步向上蔓延至小腿。

除了這三個癥狀,體重短期內增重明顯、疲勞乏力、體力下降、食欲不振、腹脹等等也是心衰發出的信號。

二、早上起床,這些水別喝!

很多人可能都有晨起喝水的習慣,認為這樣可以幫助排便、降低血液粘稠度,殊不知,喝水也是有方法的,很多人都沒喝對。

1、喝水過多過猛

很多人喝水直接咕嚕咕嚕喝下去,喝得多又喝得快,殊不知這種喝法傷腎又傷心。人體的腎臟每小時只能排出800-1000毫升的水,如果突然喝水過多,很容易引起稀釋性低鈉血症。水中的鈉離子會影響心臟的起搏功能,導致心律失常、心室顫動等問題。

2、喝水溫度不對

有的人知道起床後最好可以喝一杯水,但是卻不管水的溫度,直接一飲而盡。太涼的水會刺激胃部,導致胃黏膜血管迅速收縮,很傷胃且容易拉肚子;太燙的水會讓食道粘膜反覆損傷,容易誘發炎症。在25%-37%之間的水溫剛剛好。

3、喝水加鹽、蜂蜜、檸檬等

很多人喝水喜歡加些鹽巴、蜂蜜、檸檬之類的,認為可以養生、美白、對身體好。

但其實,水中加鹽(淡鹽水)是會增加血壓的,晨起時是人體血壓升高的第一個峰值,我們每天攝入的鈉是足夠的,此時若再喝一杯淡鹽水,會增加鈉的吸收,對於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晨起喝一杯淡鹽水,更是“在傷口上撒鹽”。

而蜂蜜中果糖含量很高,進入體內會被分解成葡萄糖,晨起一杯蜂蜜水會增加體內的葡萄糖,這大大增加了血糖的波動幅度

檸檬偏酸,晨起喝檸檬水可能會刺激胃黏膜,導致反酸、胃痛等癥狀。​

三、這三種人,別喝太多水

對於健康人群,中國營養學會膳食指南建議,男性每天喝1700毫升的水,女性每天喝1500毫升的水。

但是這三種人,最好不要像健康人群一樣喝,不然會導致喝水過量引發疾病。

1、心衰患者

心衰的人本身就有因為心肌收縮舒張的障礙,有水腫情況。如果這類人群喝水過多,體液量就會增加,血液會被稀釋,血容量也會增加,從而會進一步加重水腫的情況。心衰會導致全身各個組織器官缺血缺氧,腎臟受到影響,小便量會變少甚至沒有。

建議心衰患者可以刻意控制喝水量,嚴重的心衰患者要將喝水量控制在800毫升以內,具體喝水量可以向醫生詢問。

2、慢性腎病患者

這類患者腎臟功能沒有那麼完善,容易出現尿量少和水腫的現象,喝進體內的水可能會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因此需要通過觀察尿量來調整喝水量。

全天適宜的水量= 500ml+前一天小便量。這裡的水指的不僅是飲用水,還有牛奶、湯、粥、蔬果內含的水量。

3、正在服用一些治療胃潰瘍藥物的患者

這類患者服用的藥物中含有硫糖鋁、氫氧化鋁凝膠等物質,這些物質會與胃內滲出的蛋白質結合成凝膠狀物,覆蓋於胃黏膜表面,對胃部粘膜形成保護,如果大量喝水,可能會降低藥效。

建議這類患者在服用藥物時喝適量水,避免降低藥效,減緩病情恢復的時效。

參考資料:

[1]《喝水喝出“心衰”,只因犯了1個錯……》.心健康服務平台.2023-05-05

[2]《每天晨起喝1杯水,男子心衰、被送急診?醫生:很多人都喝錯了》.超能奶爸.DrX2024-02-23

[3]《早晨起床後的第一杯水,很多人都沒喝對!》.人民網科普.2021-09-0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