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中醫藥局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要求以推進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堅持中西醫結合,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加快兒科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助力人口高質量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
《意見》提出,構建高質量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具體包括建設高水平兒童醫療服務網絡,完善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和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為引領,省市縣級兒童醫院、綜合醫院兒科、中醫醫院兒科、婦幼保健機構為主體的高水平兒童醫療服務網絡。依託醫聯體優化兒童醫療資源配置,加強兒科專科聯盟建設,發揮牽頭醫院的技術輻射帶動作用。積極發展遠程醫療協作網,開展兒科遠程醫療、遠程教學及互聯網診療,提高兒科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強化兒童保健服務網絡建設,加強省、市、縣三級婦幼保健機構兒童保健科室建設。
《意見》中要求,從提升兒童重大疾病診療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支持兒科領域前沿技術發展與轉化、發揮中醫藥在保障兒童健康中的特色優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改善就醫感受,提升兒童患者體驗、加強兒童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提供高質量的兒童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服務等7個方面,提供優質化兒童醫療衛生服務。
《意見》進一步明確,加強現代化兒科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加強現代化兒科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兒科專業人才培養;大力開展兒科、全科等相關專業醫護人員培訓,提升兒科專業技術水平;加大兒科醫師轉崗培訓力度;培養儲備高層次複合型兒科人才。
《意見》中還指出,完善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配套政策。提升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協同性。完善兒童醫療保障待遇和支付政策。完善並落實兒科人才激勵政策。加大財政保障力度。補齊兒童用藥短板。加強兒童重大疾病救治管理。
根據《意見》,主要目標為,到2025年,完善功能明確、布局合理、規模適當、富有效率的國家、區域、省、市、縣級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兒科醫療資源配置和服務均衡性逐步提高,每千名兒童擁有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0.87人、床位數達到2.50張,兒童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城鄉均衡、協同高效的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好滿足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