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劉迅 趙雪純
通訊員 周珊
男子把葡萄柚當減肥餐,卻腹瀉、肌痛不止,就醫後才發現,他是食用太多葡萄柚,加上柚子與他服用的藥物相衝,加重了藥物副反應,降脂不成反傷身。
“醫生快幫我看看,一晚上跑了7、8趟廁所,渾身疼得不行。”1月2日一早,56歲的章先生(化姓)便被家人攙扶着來到醫院看消化內科,他雙腿酸軟,表情痛苦。
該科副主任醫師謝伶俐接診後詳細詢問患病經過,才知道體型較胖的章先生於2023年11月底經體檢查出高脂血症。在醫生的建議下,章先生改變了高鹽高脂的飲食習慣和不良生活方式,並開始規範服用降脂藥物。章先生關注了不少減肥養生類博主,聽說橘、柚類水果不僅熱量低、富含膳食纖維和水分,還有助於增加飽腹感、減少食慾,心動之下,章先生一次性購買了5大盒,將酸甜可口、清香多汁的葡萄柚當作減肥餐,10斤葡萄柚一天便見了底。期間,他雖偶感四肢輕微乏力酸痛,但以為是沒攝入主食的正常現象,便沒太在意,直到他四肢酸痛加重、腹瀉不止,才到附近的長江航運總醫院·武漢腦科醫院看病。
謝伶俐察看章先生的恢復情況
結合細緻的體格檢查,章先生被確診為大量食用葡萄柚刺激腸胃並引發了藥物不良反應。謝伶俐介紹,葡萄柚本身就屬於寒性水果,身體虛寒人士或像患者這樣大量食用葡萄柚,會強烈刺激胃腸道導致腹瀉,加上葡萄柚中含有呋喃香豆素,這種物質大量累積會造成承擔肝臟排毒和保護腸道的重要成分失去原有的活性,進而影響藥物代謝,放大患者服用的他汀類降脂藥物的不良反應,引發肌病、橫紋肌溶解,這才出現了四肢酸軟、肌痛的癥狀。
所幸病因鎖定及時,謝伶俐建議章先生立即停用降脂藥物和橘、柚類食物,並住院接受補液、止瀉、營養胃腸道等綜合藥物治療,預計一周後便能逐步康復。
橘、柚雖好吃、營養豐富,但並非人人宜食。謝伶俐提醒,除了像患者這樣需長期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物的人群外,長期服用特定降血脂、免疫抑制、抗癲癇藥物等人群也應遵醫囑、知效用,避免“葯”與“柚”衝突加大不良反應。此外,她指出,橘、柚類水果中也富含鉀和磷,因此,易發生電解質代謝紊亂的腎病或透析患者也應慎食,以免誘發高血鉀或高血磷,甚至嚴重心律失常,導致猝死。
謝伶俐表示,橘、柚類水果,除了以上人群不能隨便食用,一般人群也不能過量食用,品種上不應隨意“混搭”,應避免與西瓜、雪梨等水果同吃,以免加重胃腸道負擔。她強調,除新鮮橘、柚類水果以外,上述人群也應注意仔細甄別西柚汁、含有西柚成分的飲料、調味果茶,以及可能含有葡萄柚的奶茶甜品,注意查看配料表,以期“避雷”。
更多資訊請掃碼加入極目新聞內科健康群!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