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也有“夫妻相”,伴侶間如何共同防控高血壓?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張海澄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虞曄

在一起生活久了的伴侶不但有“夫妻相”,還可能患“夫妻病”。12月6日,美國密歇根大學開展的一項國際研究發現,如果夫妻中有一個血壓高,那麼另一個血壓也會高。該研究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

研究招募了來自美國、英國、中國和印度近34000對符合年齡的夫妻。其中,美國夫婦3989對、英國夫婦1086對,兩國參與者的平均年齡在50歲及以上;中國夫婦6514對、印度夫婦22389對,他們的平均年齡在45歲及以上。研究人員對他們的血壓測量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伴侶雙方都有高血壓的患病率分別約為:英國47%,美國38%,中國21%,印度20%。與丈夫沒有高血壓的妻子相比,丈夫有高血壓的妻子患高血壓的可能性在美國和英國高9%,在印度高19%,在中國高26%。研究人員表示,雖然美國人和英國人患高血壓的情況比中國和印度更常見,但夫妻血壓狀況之間的聯繫卻是中國和印度高於美國和英國。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與文化有關。中國和印度人的傳統觀念中,一家人要生活在一起,夫妻間在情感和物質上要相互依賴和支持,他們的健康也因此更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張海澄告訴“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高血壓是最主要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在全球範圍內發病率都非常高,但知曉率普遍偏低,且控制欠佳。高血壓之所以會成為“夫妻病”,是因為雙方日常吃住都在一起,口味重、喜歡高鹽飲食等習慣會比較同步,面臨的生活壓力也比較一致,以上這些都會增加雙方血壓升高的風險。此外,丈夫吸煙,妻子即使不吸煙,也會受到較多二手煙甚至三手煙的影響,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危險。睡眠不佳、不愛運動和心情欠佳等也容易相互影響,最終慢慢患上相同的疾病。

想要預防高血壓這種“夫妻病”,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尤其對一方已經患有高血壓的人來說,更應該調整生活方式。未患病一方要主動用健康的生活方式監督並帶動配偶做出改變。張海澄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1、均衡飲食。夫妻應盡量在家做飯,保證蛋白質、碳水、脂肪、維生素的合理攝入,減少鈉及脂肪攝入量。健康成年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宜超過5克。主食要粗細搭配,如玉米、小米、豆類等,盡量少吃含糖量高的米、面和糕點。限制家畜肉類(尤其是肥肉)、動物油脂(如豬油)、奶油糕點等高脂肪和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的過多攝入,肉類控制在每天75克以內,多吃雞、鴨等禽類肉食,魚類更佳。同時要每天攝入300-500克新鮮牛奶或酸奶,少吃煙熏、腌制食品。

2、適度運動。夫妻應相互督促、共同運動,保證每周至少5天、每次連續半小時以上的有氧運動。運動不要太過劇烈,心率微微加快(運動時心率不超過180-年齡為宜),稍稍出點汗就行。

3、排解負面情緒。長期的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鬱,是引起高血壓和其他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面對不良情緒和生活難題,夫妻之間要互相開導、相互扶持,共同面對困難。同時還要戒掉嗜酒、抽煙等不良生活習慣,保持夫妻同步作息。

4、控好危險因素。夫妻應通過保持或調整生活方式,將血壓、血糖、血脂和脈搏都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已患高血壓的一方要每天規律服藥,定期複查,不能私自停葯。有頭痛、頭暈等癥狀時,或氣溫變化較大時,均要注意測量血壓,出現問題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