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手涼、腳涼的人注意,你身體缺少的這種東西,會影響健康,快補一補

我們常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如果沒有太陽,也就沒有地球上的生命。


在人體內,也有類似於太陽這樣的一種能量,我們稱之為陽氣。


中醫認為,人的壽夭與自身陽氣是否充沛有很大關係,長壽之人往往是陽氣充足的。


但許多現代人都有陽氣不足的情況,健康問題也就多了起來——





陽虛表現





01

手腳冰涼


陽虛則外寒,陽虛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手腳冰涼,很長時間都捂不熱。


陽虛得越厲害,手腳的溫度就越低,癥狀嚴重的人,肘膝關節以下都是涼的。


02

怕冷怕風


所謂“陽氣衛外而為固也”,若陽虛化生的熱量不夠、人體抵禦外寒的能力也差。


多表現為長期的怕風怕冷,耐熱不耐寒,常年體溫偏低,對疾病的抵抗力差。


03

頻繁感冒咳嗽


陽氣有固表的作用,陽虛之人體表的保護屏障比正常人要弱,在同樣的環境下比別人更容易反覆得感冒、咳嗽、鼻炎支氣管炎這樣的肺系表證,而且痊癒得很慢。


04

脾胃寒涼易腹瀉


有些人一旦着涼或吃寒涼食物就肚子痛、拉肚子,平時大便也常不成型,這是陽虛之脾陽不足引起的。


脾是人體後天之本,如果脾陽不足,脾胃之氣不能持續地供養五臟,陽氣就會越來越虛弱。


05

夜尿多睡眠差

有的人晚上沒喝多少水,但還是要起夜,甚至一晚上起來好多次,導致第二天早上起來人昏昏沉沉的,整天沒精神,這是腎陽虛的典型表現。





陽氣怎麼補?





補陽氣的方法很簡單,以下5個簡單的小辦法,就可以很好地改善人體陽虛狀態——


01


上午適度曬太陽,尤其是後背。身體諸多陽經行走於後背。


02


晚上熱水泡腳。寒從腳底生,用熱水泡腳,既祛除全身的寒氣,又解乏,使全身舒緩放鬆,有利於睡眠。


03


動則生陽。定期做各種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八段錦易筋經健身操等。


04


脾胃虛寒的人可以在夏季每天晨起飲用一杯生薑紅糖水,有助於陽氣升發。


05


時常艾灸腹部的神闕中極、關元、氣海等穴位,腰背部督脈的穴位。





如何避免陽氣受傷?





補陽氣不難,但傷陽氣更易!以下這些我們最“愛做”的事,都會損傷陽氣,一定要及時改正。


錯誤一:貪食生冷寒涼



生冷寒涼包括冷飲、涼茶等,同時要盡量少吃反季水果,因為大多數水果的性質都是寒涼的。


錯誤二:過度節食減肥



脾胃為人體後天之本,過度節食減肥,容易引起脾胃中氣不足,進而影響人體陽氣的化生


錯誤三:濫用抗生素/清熱解毒類中藥



這類藥物都屬於苦寒性質,只適合陽證、實證、熱證的體質,中醫治病更注重“三分治七分養”,濫用苦寒容易攻伐陽氣,致陽氣不足,體質會逐漸變得虛弱。

錯誤四:熬夜



高質量的睡眠是補充陽氣的重要方式,很多人超過晚上11點才睡覺,該休養的時候卻還在耗散精氣,陽氣會逐漸虛損。


錯誤五:過早裸露腳踝



冬天還沒過去就早早露膝蓋穿短裙、露腳踝、露肚臍、露腰背,追求美麗凍人,卻不知元陽的虧損正在悄悄發生。


錯誤六:長期處在陰暗濕冷的環境中



有人的工作、生活,受限於環境條件,長期不見陽光,應注重做好自身保暖。


錯誤七:久坐不動



現代人長期坐在辦公室,缺乏鍛煉,不見陽光,極易造成體內陽氣不足。現代醫學理解為血液循環變差,中醫解釋為氣滯血瘀。


錯誤八:長期大量出汗



很多人白天忙於工作,只能晚上去鍛煉,但根據“子午流注”理論,戌時 (19點至21點)為心包經當令,此時“陰氣漸盛、陽氣將盡”,如果再做劇烈運動,就是耗盡身體最後的一份陽氣。

來源:健康天天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