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跳排石操真能排出結石嗎? 醫師提醒:需注意這3點

紅網時刻新聞12月4日訊(通訊員 黃雅蘭)相信很多腎結石患者都有看到或聽說過排石操,那常跳這種操,真的能幫助我們把結石從腎臟排出去嗎?對此,長沙京石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向鯨表示,“排石操”對腎結石患者確有促排療效,但跳之前務必要注意這3點,不然就需小心很可能會起“反作用”。

跳排石操真能排石嗎?跳操之前還需要注意什麼?

向鯨指出,網上流傳的排石操,確實是有一定的促排效果的,但它卻並不適合所有的腎結石患者,如果想要通過跳操來達到排石效果的話,那麼在跳之前首先就需要查看自己是否同時滿足以下3大要求:

第一,結石直徑需在0.6厘米以下。因為腎結石在向外排出時有一條必經之道就是輸尿管,而它正常的平均直徑大約在0.3~0.5厘米之間,並且還存在3處狹窄生理性狹窄部位,雖然它具有一定彈性,但卻不能無限度進行擴張,所以在醫學界有一個普遍共識:0.6厘米以下的腎結石才有一定幾率可通過多喝水、常跳排石操等方式來順利自排體外。

第二,輸尿管條件要良好,例如要無扭曲、無狹窄等情況。這是指輸尿管管腔部分或全段內徑並未小於正常水平,簡單來說就是輸尿管這條“道路”需要是無遮擋物、無異常彎道等異樣的,這樣才能方便結石在流出時能順利通行不被阻礙。

第三,體內需無梗阻、無積水等問題。因為如果體內存在泌尿系統梗阻和積水問題的話,那麼此時首先需要對這一問題進行處理,而非強行嘗試自排。尤其是對於結石梗阻已引發腎臟重度積水的患者,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再跳排石操這類比較劇烈運動的話,那麼結石不僅排不走,還可能會導致腎臟破裂,引起大出血等致命危險。

向鯨總結道,因此只有滿足了以上先決條件者,我們才會建議腎結石患者去嘗試跳操排石,不然很可能會排石不成,反而還起到了“反作用”,引髮結石梗阻尿路,導致腎積水、感染等多重問題,不止使病情惡化,可對腎臟功能造成損傷,就連生命安全都會受到嚴重威脅。

如果結石不滿足“自排條件”,應該如何處理?

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向鯨表示,那就需要針對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制定與病情相適宜的治療方案:

例如,對於大於0.6厘米難以自排的結石,同時如果結石較小、質地較軟且無輸尿管狹窄、無腎積水、無併發症等情況者,在符合體外碎石的指征下,可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體外碎石術治療。

“並且,在做了體外碎石術後,還需遵醫囑去複查,了解體內結石的變化情況,了解是否有被成功粉碎或是有排出或移動等,以便醫生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式。另外,在碎石後如果出現了腰痛、血尿、發燒等癥狀時,也需要立即就醫查看。”向鯨補充說道。

而對於1~2厘米的結石,則可首選做纖維腎鏡無創保腎取石術進行治療。該術無需開刀、打孔,是經人體自然腔道(尿道)來置入柔軟纖細、可靈活彎曲的纖維腎鏡來精準定位結石並進行粉碎清除,具有見效快、安全性高、恢復迅速等優點。

若是體積更大或位置特殊(如處於腎下盞部位或纖維腎鏡無法探及的部位)、病情複雜的結石,那麼為了提高清石率、縮短治療周期等,應優先選擇雙鏡聯合微創保腎取石術或經皮腎鏡微創保腎取石術進行處理。

醫院放射科醫生為腎結石患者做腹平片檢查。

最後,長沙京石醫院專家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在發現腎結石後,一定要謹慎、積極應對,千萬不要聽到“結石可自排”,就盲目跟風嘗試,而是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採用最適宜自身病情的方式進行對應處理,以免方法不當,反而延誤、加重結石病情,給腎臟功能和身體健康帶來更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