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徐紅新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提供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晏雯 通訊員 胡弘
“醫生,我血脂都在正常範圍,為什麼給我開(降脂)葯呀?”這是心內科門診里經常會聽到的疑問。
高血脂是誘發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臟性猝死和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據悉,血膽固醇水平每升高1%,冠心病發病率就增加2%-3%。對此,很多人在體檢時都非常關注血脂指標。但是,血脂指標正常就真的“正常”嗎?“血脂檢查,可不是單看化驗單上的箭頭就行。”專家提醒:不同危險級別的人群,他們對於血脂的管理要求、控制的目標也是不一樣的。
血脂中最危險分子:低密度脂蛋白(LDL-C)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徐紅新介紹,大家做血脂化驗主要包括以下四類: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即“好膽固醇”。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好膽固醇水平低的人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風險高,目前無葯可升高好膽固醇,最好的方法是健康飲食,堅持有氧運動。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壞膽固醇”,這個指標是動脈粥樣硬化的致病性危險因素,而且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進展。
血脂“正常”別大意
不同人群目標各異
很多人都習慣於看血脂是否在正常參考值範圍內、是否有箭頭,對此,徐紅新主任醫師特別提醒:目前血脂檢驗中,血脂的正常範圍只是根據流行病學研究而確定的一個參考數值,血脂正常值是因人而異的。為了更清晰地說明具體的情況,她列舉了不久前接診過的3位患者情況。
李先生今年36歲,有高血壓2年,堅持服藥,每年單位體檢,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直處於3.6mmol/L左右。醫生建議李先生服用降脂葯,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這是李先生的血脂目標值。
而58歲的王女士有十餘年高血壓和糖尿病病史,化驗血脂顯示,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9mmol/L。醫生建議王女士服用降脂葯,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
張大爺已經72歲,還曾患過2次心梗,這次複診化驗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2.3mmol/L。醫生給張大爺調整了降脂方案,並告訴張大爺,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要控制在1.4mmol/L以下。
一般來說,血脂化驗單上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範圍是<3.4mmol/L。而從以上三名患者情況可以看出,對於血脂,大家不能只看是否在正常範圍內、是否有箭頭,而要看是否達到自己的血脂目標值。
對號入座
看看血脂是否達標
考慮到血脂正常值因人而異,“正常”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對於動脈粥樣硬化超高危患者而言,則屬於明顯升高。對此,徐紅新主任醫師給出了具體建議:
1、對於單純高血壓或者單純糖尿病患者,單純慢性腎病3-4期(腎小球濾過率15-60ml/min)的患者,還有未服降脂葯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9mmol/L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目標值<2.6mmol/L;
2、對於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患者來說,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目標值<1.8mmol/L;
3、一般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目標值<1.8mmol/L;
4、冠心病超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目標值<1.4mmol/L。
冠心病超高危人群包括:冠心病合併糖尿病患者,既往發生過2次心梗患者,既往發生一次心梗同時伴有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患者,既往發生過一次心梗同時伴有外周動脈粥樣硬化中重度狹窄患者,冠心病合併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等。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