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五十歲,廢掉身體最快方式,是這三個壞習慣,看看你有嗎?

老人經常說,50歲到60歲這幾年是按年規劃,60到70按季度規劃,70到80按月規劃。50歲以後就是打基礎階段,因為這時候身體在轉換,也是保健最好時光,但是有三個壞習慣最傷身體,為了健康盡量避免。

一,不成熟。

人生過半,經歷的多了,讓我們也對生活有了感悟,成熟不是年齡的成長,是心智的成熟。

王陽明說過一段話,他說,喜,怒,哀,樂非人情乎。視聽言動,以致富貴貧賤,患難生死,皆是變也。事變只在人情里。這句話說的多好,我們所有的情緒皆因心變,所以佛家說境隨心變。真正的成熟就是一切內求,不再對任何人存有期待。內在豐盈,無論是對誰付出都是為了自己。

過了五十歲以後,真正的成熟就是把自己還給自己,做一個情緒自由之人,以免情緒傷害,這就是在養生。

你看那些到了中年,依然不成熟,被情感所累,被物質所累,被外在言論所累。這就是不成熟的標誌,情緒被外界左右和干擾。身體也會受其苦。

二,不會生活。

中醫大師孫思邈,就說過葯食同源。可見生活是個大課堂,會生活與不會生活,答案就是體健。

我老鄉退休前是國企領導,養老金過萬,物質生活很講究,食材是有機菜,肉類都是標記產地進口的,但是他卻生了很重的病。觀察他的生活,就是太要面子。

兒子高考失利,考了三次才考了一個專科。在大學裡,找了一個農村的女朋友,導致女方懷孕三次,最後結婚後,卻怎麼也懷不上孩子。這時候不懷好意的人,開始閑言碎語,說他在職時沒幹好事,導致自己絕後。這句話就像刀子一樣扎他的心。他開始不出門,即便出門也避開人。可是回到家,看到兒子兒媳氣不打一處來,經常與兒子發生口角,就這樣的環境,吃什麼也無用。長期心裡不愉快,氣大傷身。

所以會生活不是會吃,而是放的下,把別人還給別人的洒脫。看淡一切,要有豁達的心胸,把心寄語遠方,把目光投向陽光。不必計較一日一變之事之真偽與短長。過好自己,惜我者我惜之,棄我者我棄之。接觸友好去除雜念,真正的會生活就是看重自己,輕視他人。

三,不敬畏生命。

有位專家說過,在衰老與疾病面前,沒有等級之說。無論位高權重還是平民百姓。在衰老與疾病面前,都是平等的。所以那些敬畏生命的人,都早早開始戒掉壞習慣。不在隨意吃喝,不在隨意熬夜,不在隨意生氣。知道健康的重要。當你不敬畏生命,花多少錢都買不回健康。

我們公司副總,胰腺癌晚期,去了美國治療三個月,花費不少也沒有治癒,回來不到一個月就去世了。當他生病時就後悔,為了賺錢拚命喝酒,拚命加班,拚命工作。可是後悔葯是多少錢也買不到的。

敬畏就是尊重,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金錢,在於鮮活,所以過了五十歲以後,尊重歲月,尊重生命,產生敬畏之情,就開始自律生活。好習慣是健康的基礎。

過了五十歲以後,減少消耗,存儲能量,讓自己有底氣應對即將到來的老年生活。小夥伴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