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穩,怎麼吃月餅?專家:最好少吃、不吃

中秋佳節,賞月吃月餅,是傳統習俗。但是,如果要問糖尿病人能不能吃月餅?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萬根教授建議最好少吃、不吃。

具體來說,以傳統月餅為例,李萬根介紹,從月餅成分來看,儘管乍一看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成分都有,但其中脂肪佔比很高,碳水化合物大部分也不是澱粉。

從製作過程來看,多數月餅製作不用水,而用油;糖也多用轉化糖,有的直接是玉米糖漿,即“果糖”,果糖聽上去人畜無害,實際上它會引起胰島素抵抗,這是導致“三高”的罪魁禍首。

不過,李萬根也表示,想要兼顧應節和健康,建議可以自己動手製作“月餅”,如用水代替油,用堅果代替蛋黃,買個中意的模具,或烤或蒸均可。此外,網上有售的“無糖月餅”,購買前可先仔細查看其成分,如果脂肪不高,也可少量享用。

“不只是月餅,很多傳統食品,在物質條件相對匱乏的過去看來,多油多糖可以補充營養,口味好又營養高,並無害處。但時過境遷,在物質豐裕的今天,‘高營養’變成了‘超營養’,有益就變成了有害,還是要結合自身健康狀況,理性食用。歡度節日的方式多種多樣,沒必要為一時口饞而犧牲健康。”李萬根說。

文|記者 劉欣宇 通訊員 朱一藝 許詠怡圖|視覺中國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梁善茵

校對 | 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