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可在48小時內殺死98%的癌細胞?真相到底如何?聽醫生怎麼說

我們都知道,癌症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非常“bug”的存在,我們對它的了解知之甚少,目前仍然沒有有效的手段來應對它,所以一旦有人患上了某些惡性癌症,基本上就等於跟死亡掛鈎了,因此我們的科學家們一直以來從未停止過對其的探索,也在努力的研發能夠治療這種疾病的藥物,但是進度緩慢,效果甚微。

而這種情況也導致很多人開始“病急亂投醫”,經常將各種各樣的材料應用到治療癌症的偏方中,近來就傳出了蒲公英煮水能夠治療癌症的偏方,不過這次的偏方有些與眾不同,據說是有醫學研究作為佐證的,真的有這回事嗎?

一、研究:蒲公英在48小時可殺死98%癌細胞?

一條關於蒲公英在48小時可殺死98%癌細胞,蒲公英煮水喝可以抗癌的言論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蒲公英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植物,非常容易獲得,如果它能夠治療癌症的話,那人類豈不是再也不用害怕癌症了?

這條言論的來源是前段時間加拿大的生物化學教授領導的團隊,曾經進行的關於蒲公英抗癌實驗。研究人員發現,將適量的蒲公英提取物與部分腫瘤細胞共同培養後,98%的腫瘤細胞會在48小時之內發生活力下降或死亡。很多人可能就認為,這就代表蒲公英能夠殺死98%的癌症細胞,然而並不是這樣,實際情況要比這複雜得多。

首先我們要注意,研究中提到的蒲公英提取物,是從蒲公英中提取的少量有效成分,並且在整個過程中,這種有效成分對於腫瘤細胞的殺滅作用還無法確定其中的具體原理。

目前這項實驗仍然停留在體外實驗中,從生物實驗到人體實驗的過程還需要準備很多相關的實驗數據,因此,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蒲公英能夠有效的殺死癌細胞,更不能直接作為癌症的治療手段。

不過研究團隊也表示,根據他們的研究數據得知,蒲公英提取物或許對於癌症的治療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和論證。可能是很多人看到了這一點,卻沒有完全理解它的意思,誤以為蒲公英可以治療癌症,就直接用蒲公英替代茶葉來煮水喝。

我們要知道,蒲公英簡單的煮水是很難將其中的有效成分煮出來的,我們喝到只是蒲公英本身的味道和部分水溶性物質而已,想要得到蒲公英的有效提取物,需要經過複雜的物理、化學分離和提取,並且含量極少。想要通過這種手段進行癌症治療,顯然是有些異想天開了。

不過雖然蒲公英在抗癌方面的作用還無法定論真假,但是它作為一種傳統的中藥材,還是有着自己獨特的藥物功效,能夠對很多疾病起到治療作用。

二、蒲公英對這3種疾病,有較好的輔助緩解效果

蒲公英是一種常見的野生草本植物,其藥用和食用價值廣泛被認可,具有利尿、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種功效和作用。

1、乳腺疾病

蒲公英含有多種有益的營養物質和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消腫、散結的作用,能夠促進乳腺管道通暢,增加乳腺細胞的代謝活性,抑制乳腺腫瘤的增殖,並具有調節荷爾蒙平衡、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蒲公英還含有豐富的鉀、鎂等礦物質,這些礦物質對乳房組織有促進循環、增強組織代謝的作用。其中的鉀元素能夠維持細胞內外的電荷平衡,調節細胞膜的通透性,促進乳腺細胞的營養物質和廢物的交換,從而有利於乳腺管道的通暢和細胞代謝的正常進行。

2、皮膚疾病

清熱是指通過調節機體的熱平衡,降低體內炎症反應和熱度,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蒲公英中的活性成分包括蒲公英甾醇膽鹼菊糖果膠等。

特別是黃酮類化合物如酚羥基等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殺菌的作用,可以減少自由基的產生,阻礙炎症介質的釋放,使炎症反應的程度降低。此外,蒲公英中的蒲公英醇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夠加速體內毒素的代謝排出,緩解毒素對皮膚的損害。

3、泌尿系統疾病

蒲公英含有多種生物活性化合物,而作為主要成分之一的蒲公英素(Taraxacin),是一種具有強烈利尿作用的化合物,它能夠刺激腎臟排除多餘的水分和廢物。

這種利尿作用對泌尿系統疾病的治療至關重要,因為許多泌尿系統疾病伴隨着體內液體瀦留,如尿路感染、水腫和腎小球疾病。通過增加尿液排泄,蒲公英可以幫助減輕這些疾病的癥狀,促進廢物排出,從而減輕病情。

三、是葯三分毒,使用蒲公英需注意

蒲公英作為一種天然植物,對多種疾病具有輔助治療的作用,但仍需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並且應注意個體差異和可能的副作用,畢竟作為一種中藥材,服用起來還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

在使用蒲公英作為治療或草藥補充劑時,為了確保安全和有效性,首先需要謹慎考慮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蒲公英中的一些成分,如蒲公英素(Taraxacin)和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可能會影響藥物的吸收、代謝或排泄。這可能導致藥物濃度升高或降低,從而影響治療效果或增加藥物副作用的風險。

這種相互作用的主要原理是通過影響肝臟中的藥物代謝酶,如細胞色素P450系統,來改變藥物的代謝速率,蒲公英中的成分可能激活或抑制這些酶,從而干擾其他藥物的代謝。

另外還要注意個人的過敏反應,個別人可能對蒲公英或其組分產生過敏反應。這些過敏反應可以包括皮膚瘙癢蕁麻疹、呼吸急促或其他過敏癥狀。如果患者本身存在過敏史或對蒲公英過敏,應避免使用蒲公英製劑。

過敏反應的原理涉及免疫系統對蒲公英中的某些成分產生不適當的免疫反應,這種反應可能導致釋放過多的組胺和其他致敏介質,引發過敏癥狀,具體情況需要根據醫生的過敏原反應測試得知。

最後,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慎重考慮蒲公英的使用。雖然蒲公英被認為是一種相對安全的中草藥,但仍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蒲公英素可能影響荷爾蒙水平和子宮肌肉的收縮,因此在懷孕期間可能會引發不適或影響胎兒成長。

特別是其中的膽鹼等物質,會影響激素分泌系統的信號分子傳遞,導致激素分泌失衡,具有輕微的子宮刺激作用,可能在懷孕期間引發早產或子宮收縮。

總結

綜上所述,蒲公英具有利尿、抗炎、抗氧化等多種功效和作用,也發現能夠對癌症治療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其中的具體機制和藥物原理還在研究實驗當中,不建議通過煮水服用來進行癌症治療。

蒲公英的服用也並不適合所有人群,特別是孕婦、哺乳期婦女、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過敏體質者應謹慎使用。在使用蒲公英之前,最好諮詢醫生或藥師的建議。

【參考文獻】

[1]李海源,范紅艷.蒲公英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高新區, 2018, 07:197+199.

[2]段紅波,宦臣臣,梁引庫,等.蒲公英葉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及其活性探討[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 2018, 24(1):7.

[3]呼永華.蒲公英的抗癌機理研究[J].西部中醫藥, 2018, 31(1):3.

[4]張玉立,劉同亭,賈愛芹.中藥蒲公英對消化系統疾病的作用進展[J].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誌:電子版, 2018, 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