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焦慮抑鬱驗方1首,交通心腎,清熱化痰,寧心安神

黃帝內經》指出失眠病機為陰陽失交,並提出了“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的治則。《辨證錄》發明經旨,認為心腎陰陽失交為其發病之本,謂“日不能寐者,乃腎不交於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於腎也。今日夜俱不寐,乃心腎兩不相交耳”。

組成:黃連、肉桂(後下)、法半夏、陳皮、茯苓膽南星鬱金、梔子、淡豆豉、燈芯草、蓮子心、合歡皮、甘草

主治:焦慮、抑鬱、失眠症。

功效:交通心腎,清熱化痰,寧心安神。

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中晚各服1份,飯後半小時服用。

方解:心屬火,過熱則火炎於上,而不能交於腎,腎屬水,過寒則水沉於下,而不能上交於心,故以黃連清心瀉火,肉桂溫腎散寒,兩者相伍交通心腎陰陽,共為君葯。心火過盛,引動肝火,可致心肝火旺,蒸濕生痰,痰火鬱結,心煩不寐,故以膽南星清熱化痰、法半夏苦溫燥濕、陳皮理氣化痰、茯苓健脾利濕,此四者清熱化痰,共為臣葯;燈芯草清心降火,蓮子心清心安神、交通心腎,合歡皮解郁安神,鬱金清心涼肝,梔子清心瀉火、淡豆豉清宣鬱熱,此六者清心涼肝、解郁安神,共為佐葯。使以甘草甘緩,調和藥性。

加減:痰熱內擾,心悸、夜寐易驚者,加天竺黃、珍珠母鎮驚安神。

腸腑積熱,大便秘結者,加酒大黃釜底抽薪。

肝火旺盛,急躁易怒者,加重鬱金、膽南星,再加夏枯草清瀉肝熱。

心火熾盛,心急煩躁,坐卧不寧者,加重黃連、梔子直折心火;

熱傷心陰,心悸、出汗、口乾、舌苔干者,加天冬黃柏清熱養陰;

熱入營血,徹夜不眠,急躁不安,舌紅絳而干者,加丹參、琥珀涼血清心、養心安神。

腎陽偏虛,夜尿頻多,遲寐早醒,常覺似睡非睡,舌黯胖者,加重肉桂,再加夜交藤交通心腎。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所述配伍、方劑藥方、驗方,葯膳等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本文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