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瘙癢叫作濕疹,送你兩味中藥,一味養血,一味燥濕

濕疹的問題可以說是困擾了一大批人。

濕疹最大的特點就是瘙癢,止不住的癢,哪怕是撓破了還是想繼續抓。

今天,就來聊一聊濕疹的問題。

濕疹,光看名字,相信大家都能聯想到和外感濕邪息息相關,若是長期居住、工作於潮濕的環境,日積月累受濕邪侵襲,很容易患得濕疹。

基於“濕疹為濕邪”所致的固有思維影響,好多人都會自行選用一些祛風止癢的藥材來外洗,諸如白鮮皮、地膚子都是祛風止癢的良藥。

白鮮皮

地膚子

用了一段時間之後,的確頗有療效。可停用後一段時間,濕疹的問題又慢慢地捲土重來了。

是藥材質量不佳嗎?並不會,若是藥效不佳,根本不會見效。同樣的道理,更不會是葯不對症。

那為何濕疹問題總是容易反覆呢?

一來啊,我們講濕性最為黏膩,所以病程較長,容易反覆;

二來呢,濕疹雖為濕邪所致,但並不全因濕邪而起。須知,血虛,同樣是導致濕疹的原因之一。

中醫認為,人之血虛,風邪就會按耐不住,風為百病之長,風邪就容易帶着濕邪一同侵入我們的身體。

那麼,何以治風?前人講了,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簡單講,風邪入侵的根源是血虛,所以,把血虛的問題改善了,風邪自然無從入侵。

今天,向大家介紹一個既善養血,又可燥濕的中成藥——當歸苦參丸

當歸苦參丸:當歸苦參

方子很簡單,就兩味藥材,全都寫在方名上了。

我們先來說一說當歸,

當歸以補血的功效聞名於中藥圈,

正宗的當歸有一股濃郁的香氣,你去淺淺地嘗上一口,起初會有一些些的苦澀,爾後是悠長的回甜。

當歸的性子是溫溫的,主入心、肝、脾經,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可見,但凡和血相關的臟腑,當歸均可主之,因此,前人將當歸稱之為血中聖葯。

當歸既善補血,是治療血虛的要葯,古時候,但凡是治療血虛的方子,十之八九都可以看到當歸的影子,是故,古時便有十方九歸的說法。

然,一味地補益,而不通滯,很容易出現血瘀的問題,當歸又長於行血,一邊補,一邊行,補中有行,行中有補,誠為血虛之要葯。

當歸

苦參正如其名,味極苦,與黃芩、黃連、黃柏同為四大苦藥,其雖有“參”名,但卻無“參”之效。

中醫認為,苦能燥濕。加之苦參又兼具利尿的功效,是故,苦參跑到我們的身體中,可將我們體內的濕邪從小便而出,給邪以出路。

苦參

然,當歸苦參丸只是治療濕疹的基礎方,治療時,還可根據病情的不同酌情加用,諸如,

血虛重者可加用熟地黃、制首烏;

熟地

制首烏

濕邪重者可酌加黃柏、蒼朮等燥濕的藥材;

黃柏

蒼朮

此外,也可加用些許防風白芷等祛風的藥材。

防風

白芷

#好醫生為健康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