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麵條對“胰島”不好嗎?醫生:若想穩定血糖,3種素食要少吃

糖尿病現在已經成為非常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35歲以上的人群高血糖的患病率為29.8%,45歲以上的高血糖,致病率佔11.4%,疾病完全治癒率不足5.9%。

雖然現在醫療水平有了很大進步,但是糖尿病是一種無法徹底治癒的疾病,一旦患上糖尿病,需要長期服用控糖葯或注射胰島素來幫助穩定血糖。

正常人空腹血糖數值3.9-6.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7.7mmol/L。

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就診斷為糖尿病。

01

當身體出現這些異常,就要警惕自己的血糖是否超標了

1、視力模糊

血糖居高不下會導致視網膜發生病變,尤其是老年朋友很容易忽略這種癥狀,以為是年齡增加所導致的。

一般血糖偏高所導致的視力模糊表現在夜間視力下降非常明顯,當老年朋友確診了糖尿病之後,每半年都要檢查一次眼底,避免視網膜發生病變。

2、腳部疼痛、麻木或者發涼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持續升高身體遠端,血管則會發生病變腳部一般是最先出現癥狀的器官,具體表現為刺痛、灼痛、麻木、感覺遲鈍,有時甚至還會出現腳部發涼,間歇性跛行等情況,最終可能發展成為糖尿病足

3、尿多

對於健康的人,一般喝水太多就會出現尿多的現象,但是如果喝一杯水頻繁去廁所,大家就要考慮是不是自己的血糖偏高了。

現代醫學表明,當血液當中葡萄糖的含量高於滲糖閥的時候,排入尿中的糖會增多,小管液當中的溶質含量也會變多,進而使滲透壓升高。

這樣就會妨礙了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無法吸收和重利用,水分只能通過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所以尿液就會增多。

4、易疲勞體重輕

長期高血糖說明機體對糖的利用和吸收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隨着血液中的雜質變多,人體的血液循環會受到阻礙,各組織細胞處於一種缺氧的狀態,很容易引起疲勞

眾所周知,機體細胞極度依賴血液當中提供的營養物質和氧氣,一旦血液中的這些營養物質無法送達各細胞組織,機體想要完成基本的運轉,只能暫時消耗體內的蛋白質和脂肪,時間久了就會導致體重減輕。

血糖偏高在平時就要注意調整自己的飲食,有很多食物會導致血糖波動比較大,有人說患上高血糖之後是不能吃麵條的,麵條會對胰島產生影響,這句話有沒有科學道理呢?

02

多吃麵條對“胰島”不好嗎?

麵條屬於一種主食,主要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在平時很多人喜歡吃麵條,主要是麵條比較方便,性價比比較高。

因為麵條進入身體之後會直接轉化為葡萄糖,被身體吸收不利於血糖的控制,所以對於高血糖的患者來說,不建議大量吃麵條。

在平時可以選擇蕎麥麵條,再搭配一些營養豐富的蔬菜,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穩定血糖。

03

醫生:若想穩定血糖,3種素食要少吃

1、地三鮮

地三鮮所採用的食材是土豆,茄子和青椒,這三種食材都屬於青菜,看上去是比較營養健康的,但是這種烹飪方式是不健康的,因為這道菜在做之前需要先將三種蔬菜炸一下。

而且這三種蔬菜都特別吸油,尤其是茄子吸入的油脂特別多,如果血糖偏高的人經常吃地三鮮的話,很容易導致熱量攝入超標,不利於血糖的穩定。

2、酸辣土豆絲

酸辣土豆絲也是非常家常的一道菜了,性價比超高,成為餐桌上的常客,但是土豆當中含有大量的澱粉和碳水化合物,而且用油炒了之後,其實酸辣土豆絲的熱量一點都不低,如果經常吃的話,也很容易導致血糖超標。

3、香酥豌豆

香酥豌豆也是餐桌上非常常見的一道菜,就是將碗豆用油給炸熟,其實這屬於一種油炸食物,熱量也是非常高的,而且豌豆本身的熱量就非常高,吃100克豌豆需要跑三個鐘頭才能將熱量消耗掉,熱量超標有發胖的風險,肥胖就容易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服用藥物,定期監測自己的血糖水平,及時調整自己的飲食,如果血糖出現了波動,要及早就醫,以免引發糖尿病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