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什麼?中醫如何認識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會表現為多食、多飲、多尿、體重減輕、皮膚易感染、乏力、視力變化等癥狀,糖尿病目前可以通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以及服用藥物控制病情,日常生活飲食方面要嚴格控制,每日監測血糖情況。如果遇到不知道含糖量的食物,不可貿然嘗試,謹遵醫囑。

一、忌口的食物

毋庸置疑,高糖食物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吃的。高糖食物主要是指糖分含量比較高的食物,如冰糖、紅白糖、糖果、甜品等。這類食物會促使血糖升高,從而加重病情、增加治療難度。糖尿病患者腎不好時需忌口酒類產品,如啤酒、紅酒、雞尾酒、白酒等。這些酒類產品不僅會導致血糖升高,還會對腎臟造成損害,有可能促使腎病進一步進展或者惡化。

高鹽食物例如鹹菜、腌肉、鹹蛋、酸菜、腐乳等。這類食物可加重腎臟負擔,有誘發高血壓、身體水腫的可能性。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不好,要嚴格限制高蛋白食物的攝入量,以低蛋白飲食為主能夠減少腎臟負擔。等到腎功能恢復之後,才可以給予高蛋白飲食,如魚肉、豬瘦肉、蛋類、奶類等。

二、可以選擇的食物

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是可以選擇的。適合糖尿病患者吃的蔬菜和水果比較多,如苦瓜、洋蔥、柚子、黃瓜等。這些瓜果蔬菜有助於降低和控制血糖,對輔助治療糖尿病有不錯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糖尿病患者吃了過多的雜糧,胃腸有消化功能障礙的可能,會引起胃腸不適,建議患者按比例的粗糧和精加工的精米、精面混合吃,最好不要吃粥類食物,粥類食物通過加工以後,食物變成了糊精化,變得更加容易吸收和快速升高血糖,所以不提倡吃粥類食物。即便是雜糧,也最好是簡單的加工,煮熟吃即可。

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需合理安排每日攝入食物數量和種類,確保身體所必須的營養。當然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治療,一定要建立在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吃動平衡的基礎上,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糖尿病如何治療呢?中西醫結合是治療糖尿病的良好選擇

糖尿病在中醫上屬於消渴病的範疇,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現代醫學認為用了胰島素以後可以把血糖降下來,但是不敢保證你的併發症一定不會發生。中醫的消渴症分為上消、中消和下消三種,上消的時候,是糖尿病初期的時候,主治在肺;中期是中消,主治在脾;在下消的時候主治在腎。通過中藥的調養及合理膳食,我認為糖尿病是可以治好的,臨床上也確實有通過中藥治療後各項指標都很正常。

津力達顆粒是一種治療糖尿病的常見中藥,它由人蔘、黃精、麩炒蒼朮、苦參、麥冬、地黃、制何首烏、山茱萸、茯苓佩蘭等諸多中藥成分製成的中藥製劑,可用於用於II型糖尿病氣陰兩虛證,其症見為口渴多飲,消谷易飢,尿多,倦怠乏力,自汗盜汗,形體漸瘦,五心煩熱,便秘等。且具有健脾運津,益氣養陰的功效。津力達顆粒配合西藥一起服用,效果明顯優於單獨服用西藥。《新版指南》指出,津力達顆粒能夠改善胰島功能和胰島抵抗、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減輕體重、改善癥狀。

在動物試驗中,津力達能降低鏈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家兔的血糖和血清甘油三脂,並能改善正常大鼠的葡萄糖耐量;對鏈脲黴素合併高熱量飼料餵養致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和胰島素水平有一定降低作用,使胰島素敏感指數有所升高。因此服用津力達顆粒是有一定的降糖效果的,但具體效果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