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自己嚇自己了!體檢報告出現這幾種“病”,其實不宜過度治療

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人的身體也在慢慢衰老,很多疾病也會慢慢找上門來,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就需要去醫院就診,就避免不了,需要做一系列的檢查,去醫院檢查身體,一旦發現其中有很多指標沒有在正常範圍內,很多人就會擔驚受怕,生怕身體出現什麼問題。

其實很多檢查報告指標不在正常範圍內,不用過度治療,也不要特別地放在心上,只要保持好心情,清淡飲食,定期體檢就能做到萬無一失,那麼體檢報告中哪些疾病不用過度治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01

不要自己嚇自己了!體檢報告出現這幾種“病”,其實不宜過度治療

1、頸動脈粥樣斑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吸煙、酗酒,運動少,都是頸動脈斑塊形成的危險因素,隨着年齡的增長,即使沒有危險因素,也可能出現頸動脈斑塊,只要斑塊不是太大,沒有形成頸動脈狹窄,做到定期複查,無需特別治療。

2、前列腺鈣化:很多人在體檢的時候,看到體檢報告上都顯示有前列腺鈣化,這樣的字樣,不知如何治療,其實前列腺鈣化之前,可能是患有前列腺炎康復後,遺留下來的疤痕,對身體沒有什麼負面影響,也不用過度憂慮。

3、心律不齊和早搏:隨着年齡的增加,很多人都會出現心臟早搏,如果動態心電圖評估,屬於偶發而沒有明顯癥狀,多數注意觀察就可以,不要急着用藥和其他手段進行治療。

很多人的體檢報告上,也顯示有竇性心律不齊的字樣,本能地反映自己心臟是不是出現了問題,竇性心率節律相對規整,但心跳次數也就是心率在時刻變化,竇性心律不齊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可能和當時做心電圖時的情緒有關,比如生氣,緊張,興奮,包括服用某些藥物後,都會影響到心率結果,一般平靜休息後就可緩解。

4、血常規超標或降低:血常規有正常的參考值範圍,當血液在檢測時顯示超過或者降低,超標或者降低的值只多一點點,在檢驗醫學上叫臨界值,血常規檢查出現臨界值的情況是很常見的,因為影響血液檢測結果的因素很多,如壓脈帶,使用時間,血液採集部位,保存方式及送檢時間等,性別,年齡,種族、居住地的海拔高度,甚至季節變化,都能對參數產生干擾。

5、偶發轉氨酶指標增高:轉氨酶是很敏感的指標,服用藥物、飲酒、熬夜或劇烈運動都會引起升高,在停葯或休息後就能恢復正常,但如果轉氨酶持續增高,就要懷疑是肝膽疾病的問題,需進一步檢查。

6、尿常規指標異常:人體在大量喝水時,尿液就會呈透明色,當尿液濃縮尿色深黃時,就會出現尿膽原陽性,喝水很少時早上第1次排尿顏色都會比較深,如果同時膽紅素也是陽性,需檢查血液的膽紅素水平,排出肝膽胰腺疾病。

尿比重反映了尿液的濃縮程度,出汗多喝水不足時,可能出現尿比重大於正常值,即假陽性,反之,大量飲水後尿液得到稀釋,尿液中則可能低於正常值,出現假陰性。

酮體是脂肪分解代謝的產物,正常在尿中應是陰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尿液中則會出現陽性,如果不存在尿糖陽性體型瘦、體檢前沒有吃飯,飢餓也可能導致尿酮體陽性。

7、肺部鈣化結節: CT報告中,肺結節樣鈣化灶、鈣化結節,陳舊增殖灶等,都是疾病恢復後遺留的疤痕,大多由既往肺結核肺部感染所致,並不會影響肺功能,也不會發生癌變,一般不需任何處理。

8、生理性乳腺增生:很多女性都會有乳腺問題,臨床上乳腺增生多為生理性乳腺增生,主要與內分泌紊亂及不良情緒有關,乳房會隨着月經周期發生周期性,乳房脹痛可隨患者的自我調節而自行消解,無需治療。

9、囊腫:囊腫是一種良性包塊,有的單獨一個、也有多個,一般來說對健康沒有多大影響,只要囊腫沒有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器官功能障礙或發炎、感染等,基本不需特殊治療。

如果肝腎囊腫過大,可能壓迫鄰近器官引發不適癥狀,則需積極治療,如果出現併發症,如囊腫破裂,囊內出血等,需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只要囊腫不超過5厘米且沒有導致身體不適,出現一些臨床癥狀,就不需藥物或手術治療。

10、骨刺:骨刺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身體在老化過程中,因為受力不均時,局部骨頭受刺激不均勻,從而導致骨刺的發生,只要不發炎,骨刺其實是對身體的一種保護性裝置,如果在一些外力或寒冷局部炎症刺激情況下,身體軟骨被破壞,有的骨刺可能就會疼,這事就一定要及時就醫,讓醫生來處理。

11、甲狀腺結節:最近這幾年,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的人逐年增長,尤其是女性多於男性,隨着年齡增長逐年增多,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一般沒有明顯身體癥狀,如果發現甲狀腺結節是實性、微鈣化,極低回聲、邊緣模糊就需引起重視,需根據醫生建議及時就診。

02

體檢報告上有4個異常,你就要重視了

1、高血壓:如果血壓超出標準,是不是就是高血壓了呢?

高血壓是在未使用降壓藥的情況下收縮壓(高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低壓)≥90 mmHg,根據血壓水平將高血壓分為1-3級。分級如下:

正常血壓: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

1級高血壓(輕度):收縮壓140-159mmHg,舒張壓90-99mmHg

2級高血壓(中度):收縮壓160-179mmHg,舒張壓100-109mmHg

3級高血壓(重度):收縮壓180mmHg≥,舒張壓≥110mmHg

高血壓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確,目前認為是在一定的遺傳易感性基礎上,由多種後天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的,一種以動脈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體檢時,因為緊張、激動、勞累、進食等原因也可以引起血壓升高,休息10到15分鐘後,再測量一到兩次。

長期的血壓升高,可以成為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並影響全身臟器,如心、腦血管,腎臟,視網膜等的功能,高血壓一經確診,應在正規醫院心血管科進行規範治療。

2、血脂血脂異常是指血清中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目前我國成人血脂異常,總體患病率高達40.4%,血脂異常可導致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肥胖,脂肪肝,急性胰腺炎等疾病,還會促進高血壓糖尿病的發展。

3、血糖:低血糖對人體有哪些傷害?

低血糖:我們以空腹血糖低於2.8mmol/L-3.9mmol/L為低血糖征的標準,低血糖初期表現為出汗、心悸、乏力、煩躁等癥狀,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常見病、多發病。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如下:

1.空腹血糖≥7.0mmol/L(非同一天兩次以上)

2.隨機血糖≥11.1mmol/L

3.餐後兩小時血糖≥11.1mmol/L

糖尿病常見癥狀有“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及體重減輕,輕症者可無任何癥狀。確診為糖尿病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內分泌科進行規範治療。糖尿病的預防以自身保健管理為主,提倡合理膳食,經常運動,防止肥胖,戒酒,低脂低糖飲食等。

4、尿酸:痛風是體內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以血尿酸生成過多,尿酸排出減少,導致血尿酸大於420mmol/L為高尿酸血症,此病早期大多數人可以沒有任何癥狀,隨着年齡的增長,病程延長,逐漸發展為痛風性骨關節炎,痛風性腎病等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