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過了50歲,請遠離10大“減壽因素”,比多運動管用

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身體漸漸走下坡路,人在上了一定的年齡之後,就容易生病,曾經有一項研究,分析了影響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壽命的十大因素,煙草居於首位,其次是高收縮壓,膳食因素,空氣污染、高空腹血糖、高體質指數,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腎功能不全,非最適溫度和飲酒。

有數據顯示,全球疾病總負擔的23%,歸結於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國60歲及以上中老年人群中58.3%患有高血壓,19.4%是糖尿病患者,37.2%存在血脂異常,老年人群,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造成的疾病負擔較嚴重。

01

中老年人過了50歲,請遠離10大“減壽因素”,比多運動管用

1、高血壓:高血壓最大的危害是容易誘發冠心病腦卒中這兩種致死率很高的疾病,我國54%的心肌梗死死亡,71%的腦卒中死亡都和高血壓有關。

2、吸煙:吸煙和二手煙都會傷害所有的器官,心腦血管病,腫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都和煙草有關。

3、高鹽飲食:鈉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但是高鈉飲食的致死風險正在逐漸上升,而且高於全球平均水平,我國居民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的兩倍。

4、水果吃太少:我國居民水果攝入量呈減少趨勢,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傳染性疾病預防中心的研究發現,25歲以上人群的總死因中約15%是由於水果攝入不足導致的,歸因死亡數為134.84萬。

5、大氣顆粒污染:有報道顯示,空氣污染已成為人類健康最大的威脅,據悉,因空氣污染,全球人類的平均壽命減少了1.8年,在霧霾天出行時,建議大家佩戴N95口罩,佩戴的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室外空氣質量不好時,早上傍晚不要開窗通風,同時避免室內吸煙。

6、室內空氣污染:來自固體燃料的室內空氣污染,仍是致死的一大因素,但可喜的是,這個因素正在呈下降趨勢。

7、高體質指數:體質指數的大小意味着是否超重或肥胖,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可基表示,目前中國已經有4,600萬成人肥胖,3億人超重,肥胖已成為21世紀頭號醫學問題之一。

肥胖是慢性病的罪魁禍首,李可基教授表示,很多常見慢性病,如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糖尿病甚至骨關節疾病和抑鬱症,都和肥胖有密切的關係,建議大家少吃或不吃高熱量食物,比如油炸食物,碳酸飲料等,注意進餐的順序,飯前喝湯再吃菜,再吃主食,用熱量低的食物填飽肚子。

8、空腹血糖增高:我國因空腹血糖高而死亡的人數也在增加,一般情況下,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的正常值,分別應控制在5.6毫摩爾摩爾每升、7.8毫摩爾每升以內,血糖高不僅降低生活質量,還會引發致命併發症。

9、飲酒:《柳葉刀》發表的一篇文章,上面公布了195個國家,1990~2016年的飲酒數據,及因飲酒產生的醫療衛生負擔問題,其中中國在因飲酒導致的男女死亡,數量上雙雙位居第一,飲酒死亡人數超過70萬之多。

10、粗糧吃得太少:現在我們的飲食越來越豐富,吃的也越來越精細化,但是粗糧的攝入明顯減少,這導致國人維生素B1攝入量,從每天2.5毫克降到了1.0毫克,研究顯示,粗糧的消費量和慢性病呈負相關的關係,多吃粗糧患慢性病的風險就會小一點,《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5~150克全穀物和雜豆,但目前中國人遠未達標。

02

不良的飲食習慣可引起哪些併發症?

1、胃病:吃得過飽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腸道負擔加重,消化不良,如果上段還未消化,下段又填滿了胃部,胃部始終處於保障狀態,胃黏膜不易得到修復,胃大量分泌胃液,就會破壞胃黏膜屏障產生胃部炎症,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長此以往,還可能發生胃糜爛胃潰瘍等疾病。

2、急性胰腺炎:晚餐吃得過好、過飽,如果飲酒過多,就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

3、肥胖:現代人經常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來就更加困難,多餘的營養物質堆積在體內,後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貴病,有研究證實,肥胖會帶來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動脈硬化,膽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帶來的併發症,可能達到上百種。

4、腸道疾病:有研究發現,脂肪堵塞在腸道中會造成腸阻塞,大便黑色、帶血等。

5、癌症:有專家指出吃得太飽,會造成抑制細胞癌化因子的活動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幾率,生活中進食時要避免吃撐,如果吃撐了的話,可以選擇適當活動,比如慢跑,打太極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