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壽命的6個好習慣,希望你們能堅持

為了維持健康應該注意好習慣養成,有的人長時間錯誤生活方式沒有糾正,身體逐漸被拖累,會讓器官功能降低,疾病來襲的風險大,想要延年益壽更得堅持正確生活習慣。

1.控制好情緒

想要延長壽命最重要的是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而長壽的人會讓自己的情緒穩定控制,良好心態保持,而不是經常情緒波動大。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有的人性格原因總是很暴躁,整天焦慮,緊張,甚至愛動怒,對肝臟,心臟保養不利,還會影響血壓變化。而正確的養生方法是保持樂觀,心情愉悅。

2.保持理想體質指數

肥胖是人體內脂肪積聚過多所致的現象,肥胖容易引起多種併發症,加速衰老和死亡的過程。據統計,肥胖者與正常體重者相比,並發腦栓塞與心臟衰竭的幾率高1倍,患冠心病的幾率高2倍,合併糖尿病的幾率約高4倍,合併膽石症的幾率高4~6倍,且壽命明顯縮短。據報道,超重10%的45歲男性,其壽命比正常體重者縮短4年。體質指數(BMI)是世界公認的一種評定肥胖程度的分級方法,計算方法為:BMI=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世界衛生組織推薦,BMI在20~22之間為成人的理想體重。要保持理想體質指數,必須堅持合理的運動鍛煉和科學均衡的飲食等。

3.不過度飲酒

長期過度飲酒(每天每公斤體重超過2.5克,以酒精計)容易加速衰老,誘發疾病和死亡。在聯合國公布的危害人類健康的十大因素中,酒位列第5。飲酒對肝臟傷害最直接,也最大,久而久之容易導致酒精性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甚至誘發肝癌。經常飲酒,可危害大腦神經,出現反應遲鈍、記憶和智力下降,嚴重的導致酒精中毒性精神病。飲酒過量還會增加患胃炎、潰瘍病、大腸癌及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並導致各種微量元素(如鈣、鎂等)吸收困難,引發骨質疏鬆、骨頭脆弱等病症。

4.健康運動

保持愛運動這個好習慣,雖然隨着年齡增長運動能力變弱,無法再進行高強度的運動,但那些強度較低的運動依然可以進行,循序漸進,逐漸增加強度,每周有兩到三次的運動對健康狀態保持大有幫助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這些運動鍛煉方法可以幫助解決腰酸背痛、關節退化等問題,同時有益於睡眠及胃腸道健康,並能強化血管和心、肺及大腦的生理功能,從而全面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抵抗(免疫)能力。需要強調的是,任何運動都貴在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是達不到應有效果的。

5.飲食合理胃腸通暢

一日三餐要按時定量,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基礎上,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五穀雜糧,飲用足夠量的水,以保持腸胃通暢和身體健康。腸道是否通暢,直接影響到健康。有專家提出“腸壽才能長壽”,故膳食合理,足量飲水,確保腸道通暢,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6.規律作息

比較長壽的人會堅持規律作息這個好習慣,對於人體來說每天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對精神保持良好有幫助,還能在睡醒後保持輕鬆。有的人抵抗力降低,衰老速度加快或者出現了內分泌失調等情況,都是因為長時間熬夜。而重視保養的人會早睡早起,規律作息,堅持下來免疫能力正常發揮,疾病才能預防。


===


本文合作作者/yishicankao編 輯/azeliang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