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 治病救人行

藥王孫思邈,是隋唐時人。有《千金方》傳世,在醫藥界,孫思邈被後世譽為之“千古藥王”,曠世千古,上下五千年,無人與之媲美。由於他精通養生之術,年過百歲而視聽不衰。他將儒家道家以及外來古印度佛家的養生思想與中醫學的養生理論相結合,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養生方法。他的高超醫術出神入化,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傳奇的故事。

據說有一天,孫思邈到遠處去出診,當他經過一個村口時,正巧見幾個人抬着一副棺材,匆匆地出了村子,後邊還跟着幾個送葬的人,情景甚是凄涼。孫思邈見棺材抬過來,便站立在路旁觀看,當棺材從他身前過去時,他看到棺縫裡還在向外滴血,血的顏色鮮紅鮮紅的。

孫思邈清楚地看到這種血色後,不由地思考起來,他想:人死了,血為什麼還這樣的鮮紅呢?根據他自己的經驗判斷,這個人可能還沒有死。救人之心驅使着他,不能再作猶豫,他便立刻趕上前去大聲問道:“棺材裡裝的是什麼人,死了多長時間啦?”棺材後邊一位送葬的青年農民,忽然看見有人來問,便說:“這是我的妻子,半夜裡生孩子,頭一胎遇到難產,到天明就死了。孩子也沒生下來,還問這幹啥!”

孫思邈說:“我從棺材縫裡流出的血色來看,不像死人的血,你讓棺材停一下,叫我看看情況,或許還能夠把人搶救過來呢!”人已經死了,怎麼還能夠救活?大家都不相信他的話,仍然抬着棺材匆匆地向前走。後來在孫思邈的再三說服下,青年農民才讓抬棺材的人把棺材停在大路旁邊。打開棺蓋一看,那位青年婦女的臉色像黃裱一般,沒有一點血色,樣子顯得十分可怕。孫思邈伸出手來,摸摸她的脈搏,果然不出所料,青年婦女的脈搏還在微弱地跳動着。孫思邈很快選好了穴位,給她扎了幾針,又從藥包里取出一點葯,給她灌進了口裡。這時,大家都用懷疑的眼光看着,等待着…… 

抬棺材的人蹲下吸了一鍋煙的工夫,青年婦女就生下了一個胖娃娃。在嬰兒的哭聲中,產婦也慢慢睜開了眼睛,蘇醒過來了。大家看到孫思邈根據對血色的判斷,救活了兩條性命,都感到十分驚奇,說他是神醫下凡,非常佩服他。產婦的丈夫看見妻子活了,又安全地生了孩子,於是由悲變喜,緊緊拉着孫思邈的手,半天才說道:“我一家三口人,怎麼報答您的恩情呀!”孫思邈說:“不必謝我了,趕快把人送回去好好調養。”說罷,便大步向前走去,給遠村的病人看病去了。人們看着遠去神醫的背影,感激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