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用開水燙餐具真能消毒?了解後才發現,自己以前做錯了

相信不少人外出吃飯時,有先用開水燙餐具,然後再進食的習慣。我自己以前也這麼做,認為這樣做能達到消毒的目的。

但最近在深入了解後才發現,開水燙餐具或許並沒想象中那麼管用。

開水燙餐具真的管用嗎?

我們一般說的消毒,實質上是想把餐具表面殘留的微生物去除,而這些微生物具體又被劃分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以及黴菌。不同微生物對溫度耐受度不同,能否徹底消除,需要分情況考慮。

①金黃色葡萄球菌

這種菌在一定條件下會對人體帶來影響,比如會引發嘔吐、胃痙攣以及腹瀉等食物中毒狀況,通常在80℃以上的高溫下30分鐘才可殺死。

②沙門氏菌

這種菌危害性不高,一般在55-60℃溫度下保持15-30分鐘即可被消除。

③大腸桿菌

它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水、食物、甚至人體腸道內。這屬於正常狀況,一般不會對人體產生較大傷害。而且它不耐高溫,在75℃溫度下待1分鐘左右就能被殺死。

④黴菌

普通的黴菌在70-80℃溫度下就會被殺死,但如果是真菌(比如碗筷發霉狀態下),只是用高溫熱水燙一下是無法被消除掉的。

⑤病毒

餐具上也會攜帶病毒,尤其是某些餐館中提供的公用餐具。儘管多數病毒不具備傳染性,但類似於甲肝、乙肝病毒就需要100℃溫度下才能被消除。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

雖然不同微生物對溫度耐受時長不同,但大部分微生物都要經過較長時間的高溫洗禮才能被徹底消滅。而我們在外出用餐時,用熱水洗餐具的時長不過幾分鐘,外加部分餐廳提供的水溫不達標,能起到清潔功效,但殺菌消毒的效果甚微。

用餐布是否能擦乾淨碗筷

最好不要用餐布來擦拭餐具,這種布往往比餐具上的微生物病菌還要多,可以擦手,但千萬別用它污染餐具。平時在家用餐具也是同樣,不要把洗碗布當做萬能的!

當然大家也不必慌張,只要去衛生達標的餐廳,提供的餐具一般是符合食用標準的,即便不用水燙直接使用,也不會對人體帶來太大危害。

若實在擔心衛生問題,出門吃飯可自帶餐具或選用一次性餐具,降低被污染的風險。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即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