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腎炎(肌衄)民間單方三劑,祛邪扶正,涼血化瘀,利水消腫


牡丹皮

紫癜性腎炎屬中醫之“紫斑”、“肌衄”“水腫”“葡萄疫”等症範疇。《外科正宗》記載:“葡萄疫,其患多生小兒,感受四時不正之邪,郁於皮膚不散,結成大小青紫斑點,色若葡萄,發在遍體。”急性多責之於風熱毒瘀,蘊於肌膚,迫血妄行,血不循經,溢於脈絡,發為紫癜。

慢性為正氣不足,免疫功能失調,多呈顯氣不統血,氣陰兩虛脾腎陽虛的病機特點。紫癜性腎炎治療先祛邪而後扶正,或祛邪扶正兼顧。祛邪以清熱解毒,涼血化瘀,祛風止癢,利水消腫為治療之常法,扶正以補氣健脾,補腎溫陽為治療之慣用。

大薊

1.二薊飲:大薊,小薊生甘草,加水煎煮30分鐘,加白砂糖少許,當茶飲。以上為成人1日量,小兒酌減(下同)。

功效:本方有清熱涼血,化斑止血的作用,對紫癜性腎炎以血尿為主者適宜。

生甘草

2.大棗銀花湯:大紅棗,金銀花,牡丹皮,加水煎煮30分鐘,當茶飲用。

功效:本方有健脾、清熱、涼血及緩解過敏的作用。

大棗湯

3.二花活血方:

益母草白茅根薺菜花,金銀花,連翹大小薊,王不留行籽,三七粉 (吞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治療本病屬血熱挾瘀者。

益母草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製劑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使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一切遵醫囑,切不可給自己妄下診斷。

連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