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應該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有什麼不一樣?早了解早受益

不知道在生病吃藥時,有沒有關注過什麼時間吃藥比較好,尤其是一些需要長期用藥的人,因服用的藥物類型不一樣,吃藥時間其實是有差異的,並不是說都一樣。

很多人都是習慣在飯後吃藥,但其實具體什麼時間吃藥,是要看藥物類型,以及患者情況的,不知道你吃藥的時間是不是正確的?下面來詳細了解一下。

飯前吃藥和飯後吃藥,會有怎樣差異?

藥物持效性不同,一般來說藥物持效性較短的藥物,服用時間會有較為嚴格的規定,大多是一天內要多次服用,大多可能都是飯後30分鐘-1小時服用,或者是晚間服用。藥物持效性較差的,大多不會太在意服用時間。


藥物片劑不同,比如說同樣是硝酸地平,卻有控釋片、緩釋片和普通片,不同類型的硝酸地平,服用時間其實會有不同。

主要是藥效釋放部位或者釋放時間長短不一樣,比如控釋片,藥效釋放時間較為緩慢,在任何時間段都是可以的,緩釋片的話,則是建議空腹服用,也就是說要在餐前服用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一下患者的腸胃和肝腎情況,如果腸胃或肝腎存在問題,尤其是腸胃存在問題的人,服用藥物時間也是會有差異。

有些藥物對腸胃黏膜會造成一些不良刺激,為避免出現損傷,也就會注意服用的時間,一般來水對於腸胃有損傷的人,會建議在餐後服用


還有一些藥片對胃黏膜會有保護作用,這種藥片也就會需要在餐前服用。以及一些降糖葯和治療骨質疏鬆類的藥物,大多也是會需要在飯前服用。

飯後服用的藥物,主要是為了讓藥效發揮得更持久,或者說讓人體更好地吸收,當然,也有一些是為了保護腸胃,就比如說消炎止痛類的藥物

還有一些營養補充劑,或者利尿劑,都是建議在飯後服用,能夠增加人體的吸收效率,在治療疾病或者說補充營養上能夠有更好的效果。

其實,服用藥物時間,除了飯前和飯後,還有空腹服用以及隨餐服用,這就需要取決於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還有就是藥物類型,大多數藥物還是飯後或飯前服用的多。


不論什麼時間服用藥物,需要注意兩點:

第一,溫水送服藥物

很多人會覺得溫水送服比較麻煩,而且,有時候條件不允許,就會用冷水送服,或者直接咽下去,還有一些家長給孩子喂葯時,會用飲料或者牛奶,以及一些湯汁喂葯。

但其實嚴謹來說,這些方式都是不合理的,可能會影響到藥效,還有可能給身體帶來損傷,加重對胃黏膜的刺激,很可能會引發胃病或者胃部不適

尤其提醒不能直接咽下去,或者咀嚼藥物,有一些藥物是不能嚼服的,不論如何,還是應該按照囑咐的去正確服用藥物。

第二,不要隨意掰開藥物

現在的藥物設計,與以前相比,會有較多的變化,有些藥物為了能延長藥效,還有就是出於對腸胃的保護,就會進行創新製作。


為了藥物更好地發揮藥效,也為了保護好腸胃黏膜,有些藥物就別掰開服用了,更加不要碾碎了去服用,都會影響到藥效

還有一些是需要咀嚼服用的藥物,但有些人卻不太適應咀嚼,會選擇送服,此種情況,也是可能會影響到藥效的發揮,建議怎樣服用藥物最佳,按照醫生囑咐即可,不可盲目更改。

關於服用藥物,一個問題是大忌,需及時了解。

這個問題就是濫用藥,在現代社會中,還是較為普遍的,更可以說是已經成為了習慣。總有一些人自詡吃藥多,或者了解的知識夠多,就會盲目地去亂用藥。

不用看醫生,自己憑藉一些癥狀,就開始自行買葯服用,癥狀較多或者癥狀較為嚴重的人,還會自行地去增加藥量,認為葯吃得越多,病情好轉的也就會越快。


卻沒有想過,過多的服用藥物,不僅沒能很快的改善病情,還可能給身體帶來損傷,尤其是對腸胃、肝腎,還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比如腸胃不適神經受損或者呼吸障礙,以及一些過敏反應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群身體沒病,但是因為怕生病,會吃一些保健品,適度服用之下,的確能給身體帶來一些益處,但是過度濫補之下,容易影響人體的激素分泌,還可能給肝腎增加負擔,引發肝腎疾病。

正確用藥對治療疾病是幫助的,特別是對於存在慢性疾病,需要長期與藥物為伴的人,更應該了解藥物的正確使用,不知道以上知識點,有沒有及時了解,或者說有沒有犯過錯,如果有,就請及時的糾正。

參考資料:

1. 《硝苯地平控釋片 建議固定時間服用》·大河健康報·2021.3.12

2. 《飯前吃藥還是飯後吃藥?不同藥物的服用時間有差異》·人民日報·201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