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熱,很多人喜歡喝「肥仔快樂水」。然而,讓人一時爽的高糖飲料,卻可能是一個“害人精”。
研究表明:過多糖分攝入可增加肝癌風險。
含糖飲料還有這些危害!
(1)導致肥胖
經常喝可樂、奶茶及其他碳酸飲料的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率遠高於少喝這些含糖飲料的人。
(2)損害牙齒
碳酸飲料中的酸性成分會損害牙釉質。
另外,碳酸飲料中還含有大量的蔗糖,它會被致口腔細菌利用,產生酸性物質,進一步傷害牙齒。
(3)升高尿酸
諸多研究均指出果糖是血尿酸升高的一項危險因素。
(4)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國內研究表明,攝入過多含糖飲料或人工甜味劑飲料可能增加人群冠心病及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風險。
(5)增加糖尿病風險
雖然「糖」不背糖尿病的黑鍋,但長期大量糖的攝入確實可增加糖尿病患病風險。
如何看懂飲料標籤?
(1)首先,看營養成分表
根據國家標準,營養成分表裡面必須要標註的內容有:
①4 種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 1 個能量。另外,當配料表裡有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原料時,也須標註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②營養素參考值(NRV%):國家對一個普通成人的每日所需營養素攝入量都有一個推薦值,而NRV%就代表了吃下 「100g/ml」的食物佔了今天應該攝入量的比例。
③營養成分表的單位一般是「每100 g」或「每100 ml」,一些熱量較高的零食會用「每份」或「每包」。
營養成分表
項目 | 每100ml | 營養素參考值% |
能量 | 204KJ | 2% |
蛋白質 | 0g | 0% |
脂肪 | 0g | 0% |
碳水化合物 | 12g | 4% |
鈉 | 11mg | 1% |
(2)其次,看配料表
一般來講,配料表中含量最多的會放在前面,如果含量較多的是白砂糖和各種添加劑就需要注意了。另外,配料種類簡單的相比於複雜繁多的可能會更好。
(3)最後,讀懂「常見標籤」的真相
①零能量
當食品中的能量低於17千焦/100g或100ml時,可稱為無能量。因此,零能量的飲料並不是無能量的,只是能量較低。
②無糖或低糖
無糖飲料是指飲料中碳水化合物或者糖的含量等於或低於0.5克/100g或100ml。而低糖飲料是指碳水化合物或者糖的含量低於5克/100g或100ml。
所以,無糖也是有糖的,只是含糖量相對低。那為什麼喝起來卻很甜?這是因為飲料中含有代糖: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甜菊糖、蔗糖素等。
③含有蛋白質
同樣,在國家標準中,當蛋白質含量達到100 g≥10% NRV或每100 mL≥5%NRV或每 420 kJ ≥5%NRV,才能稱為“含有蛋白質”,而當蛋白質達到以上標準的2倍時,才能稱之“富含蛋白質”。而實際上,真正富含蛋白質的飲料並不多見,反而多見植物蛋白飲料。
作為普通大眾,我們有權力了解這些“真相”,希望大家在選擇飲料時多一份留意,多看一眼標籤,然後再做選擇。
夏天喝水的4大益處!
(1)解暑又解渴
夏天出汗量大,易導致體內水分大量流失,及時補水能夠緩解口渴癥狀,保持體內水平衡。
(2)緩解「空調病」
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尤其是一覺醒來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等,多喝水有利於緩解癥狀。
(3)預防尿路感染
夏天身體主要通過皮膚大量排汗,導致排尿減少,因而對尿道的沖洗作用降低。另外溫度高、空氣濕度大,為陰道及尿道細菌細菌滋生創造了良好條件,容易發生尿路感染。
多喝水,有利於沖洗尿道,預防感染。
(4)美容養顏
夏天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特別容易出汗,多喝水有利於體內雜質及毒素通過汗液、尿液及時排出,而且使肌膚補足了水分,讓皮膚看上去彈性十足、有光澤。
夏天如何正確喝水?
(1)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應少量、多次、主動喝水。
- 喝水可以在一天的任意時間,每次1杯,每杯約200ml。可早、晚各飲1杯水,其他時間裡每1~2小時喝一杯水。
- 膳食指南也指出,在溫和氣候條件下,低身體活動水平成年男性每天水的適宜攝入量為1700ml;女性每天水的適宜攝入量為1500ml。但在氣溫高的夏天,應根據具體情況增加飲水量。
- 尿色可幫助判斷身體是否補足了水:
圖一 尿液顏色和水合狀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2)大量出汗後這樣喝!
- 喝水以白開水最好,但夏季運動量大、出汗多,機體丟失的不僅僅是水分,還有鈉、鉀、鎂等電解質。因此,大量排汗後,應該選擇含有多種礦物質的水,如淡鹽水:1000ml白開水+4.5g鹽;或者運動飲料(常見飲料可以自己動手查一查噢!)
- 喝水不要「一口乾」,短時間大量喝水容易出現腹脹、胃痛等癥狀。應少量間斷補水,每次200ml即可,不要一次喝太多。
- 不要馬上喝冷飲,很多人喜歡喝涼水或冰水,這樣會使胃腸道黏膜中開放的毛細血管遇冷收縮,較容易引起腹痛、腹瀉或其他不適。建議飲水的適宜溫度在10~40℃。
夏天真的太熱了,大家一定要及時補水哦!
聲明:本文版權為禾連健康官方賬號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作者: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