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針”到底是什麼?打了之後會有不良影響嗎?趁早了解下

我們在平時經常說打封閉針,但是不知道封閉針到底是什麼,只知道是用來治療關節疼痛的,對此很多人都會出現很多疑惑:

打封閉針對人體有什麼幫助?打完封閉針之後效果能維持多久?在哪些情況下適合打封閉針呢?

封閉針到底是什麼?

所謂封閉療法,通常就是將一定濃度和數量的強的松龍注射液和鹽酸普魯卡因混合注射到病變區域。它們能夠改善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致病因子對機體的損害。

肩周炎、網球肘、腱鞘炎、腰肌勞損、腰椎棘上韌帶損傷、棘間韌帶損傷、第3腰椎橫突綜合征、腰椎間盤突出症以及各種滑囊炎等,有共同的病變,即軟組織損傷和無菌性炎症,對此,醫生常常選用封閉療法,也就是打"封閉針"。

封閉針中的藥物是激素類,對人體會產生不良影響嗎?

封閉針是骨傷科使用的一種常用方法,有些人一聽說要打蜂蜜針就會產生懼怕心理,認為打封閉只能暫時減輕疾病癥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的還害怕打了封閉針之後需要一直打下去,不能停下來擔心有副作用。

封閉針中的藥物確實是激素葯,如果正常使用的話不會產生成癮性,但長期應用會產生習慣性或依賴性,這種情況需要在長期大劑量反覆應用激素後才會出現。

而醫生注射封閉針一般根據病情封閉一次或幾次,每次間隔7~10天或一個月一般連續不超過3~4次,如果需要。繼續注射,間隔時間很長,所用的劑量也很小。

所以封閉療法有給葯直接,簡單安全,療效迅速,不住院,價格低,副作用少,患者易於接受等優點。

是葯三分毒,打封閉針的副作用有哪些?

如果長期大劑量反覆應用,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

向心性肥胖,體形改變,皮膚多毛,甚至使女性患者長出鬍鬚;並可導致人體抗感染能力下降,傷口癒合速度減慢;還可加重胃腸潰瘍,誘發高血壓、精神病、骨質疏鬆、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等。

一般來說,短期的局部封閉治療不會引起這些不良反應,為了安全起見,醫生對於患有較重的高血壓,胃腸潰瘍,糖尿病,精神病等患者,總是慎重使用的。

打封閉針後,要注意這幾件事

1、注射留下的針孔處,一定要3天之內不要碰水,更不要衝洗局部或者洗澡,因為封閉注射的位置往往都比較深,例如筋膜、滑膜或者關節。

針孔位置一旦沾水,很容易讓細菌從針口進入身體的深層部位,一旦細菌數達到一定的數量,就可以引發深層組織的感染,這是非常嚴重的後果,有時感染嚴重的可以危及生命;

2、如果封閉注射之後出現局部的腫脹,並且越來越嚴重,局部發紅、發癢或者出現劇烈疼痛等等異常癥狀,應該及時請主管醫生查看,以防止過敏或者其他損傷的發生;

3、要適當控制治療位置的肢體活動,過度的活動會讓局部的藥物迅速擴散,並且快速代謝掉,容易導致治療效果降低,也容易再次引發患病部位的損傷,加重疾病癥狀。

延伸——為什麼運動員打封閉針就廢了?

很多運動員在比賽之前都會打封閉針,比如劉翔和張繼科,除此之外,很多NBA明星也因為打了封閉針而毀了職業生涯。

在2013年的約翰遜季後賽,在重要的一戰中,受傷後依然打着封閉針繼續出場,不僅導致了投籃命中率的下降,也影響了隊友的發揮。 此後,他的職業生涯迅速走下坡路,不再是當時鷹王的樣子了。

除了約翰遜,姚明的隊友麥迪在2008年季後賽時,第6場比賽中,獨眼麥迪沒有聽從醫療隊的忠告,強行打了封閉受傷出場,不僅沒有拿到休斯敦火箭的勝利,職業生涯也遭到破壞。

冠軍很重要,但健康更珍貴。 閉針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除非是特別重要的比賽,醫療隊評估後才能打一針。 冠軍今年拿不到。 還有下一年。 所以,選手不要把自己的職業生涯作為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