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不是病!找對內因是關鍵!中醫思路,標本兼顧,講給你聽

高血壓不是病!找對內因是關鍵!

大家好,我是中醫孫主任。

今天我想說,高血壓不是一種病,它跟你頭疼、頭暈、口乾等一樣,其實就是血壓升高這樣一種癥狀而已。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癥狀呢?這個時候就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身體出了問題?

比如,痰濕肝氣鬱結、肝陽上亢、陰陽兩虛等等,這些情況下,都會有血壓升高的表現。

你別不信,說實話,我從醫這麼久,見過的高血壓患者多了去了,什麼情況的都有!下面我就隨便拿一個例子給大家說說。

患者黃某,男,62歲,有4年多的高血壓史,反反覆復。

近5個月,無明顯誘因頭暈加重,來看診時,血壓130/100mmHg。

之前呢,這個患者一直把高血壓當做是一個病,也不管它是怎麼來的,就服用降壓藥,幫助自己維持。

後來患者意識到這樣不行,自己身體肯定出問題了,得找個中醫給看看,於是來到我們這裡。

症見:頭暈、頭昏、倦怠無力、氣短、噁心、大便干、血壓高。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

這是痰蒙清竅,需要化痰清竅、活血通絡才行。

於是開方如下:

黃芪、白朮、石菖蒲法半夏葛根川芎、丹參、地鱉蟲炙甘草、乾地龍、炙遠志、當歸、制香附赤芍、白芍。

之後患者再來時,血壓在125/90mmHg,仍有輕微頭暈,胸悶氣短等均消。

我便囑咐患者回去繼續服藥,再觀察一段時間。

後來患者給我發消息說這幾天血壓穩定住了,頭暈等都沒有了。

於是我告訴他還要再接着喝葯喝上一周,以調理善後。

後隨訪至今,血壓穩定,沒有其餘不適。

本例患者痰濕中阻,困遏脾胃氣機,於是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痰瘀內生,阻於腦竅。所以才會頭暈、頭昏,血壓升高等。

用方上,以菖蒲半夏蒼朮、遠志、化痰開竅;丹參、地鱉蟲、地龍、赤芍活血通絡;黃芪、白朮、葛根健脾升清。


而以上溫燥之品易耗傷陰血,故以當歸配黃芪補氣生血,白芍養陰,川芎、香附分別為“血中氣葯”、“氣中血葯”,共同調理氣血;炙甘草健脾和中。

如此一來,才能標本兼治,從內而外,讓血壓降下去,讓頭痛頭暈等不再犯。

還是那句話,高血壓不是病,是症!要想治高血壓,得先搞清楚它是怎麼回事才行!

另外,總是有很多人問我這個方子的量是多少,那個方子的量是多少。針對這些問題,我想說:

我給提到的患者所用的方子都是通過給他個人辯證後,開得適合他本人的方子。每個人情況不同,方子也不是一樣通用的。給他用的方子,到你這就不對證了!我故意不寫劑量,就是怕有些人盲目照搬,結果葯不對症,有時候反而會害了自己!

所以希望大家明白這個道理,如果是來找我問病情的,我定會認真、竭誠為你答疑解惑。如果找我來問方子的,我只能說:中醫講究一人一方,必須先辯證!

好了,就說到這裡吧!如果你也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可以跟我說說。

關注我@中醫孫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