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衷心地感謝你們!我知道我這個年紀,手術難度很大!”4月7日上午,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臟外科的病房裡,馬上要出院的95歲許奶奶,向心臟外科主任曹海龍教授及全體醫護人員,表達了自己的感謝。誰能想到,她剛從異常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的“魔爪”中被拉回來。專家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經檢索,95歲的許奶奶是目前全球成功接受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年齡最大的患者。

老人胸痛沒在意,一查竟是主動脈夾層
前段時間,許奶奶在一家專科醫院準備接受結腸癌手術,入院檢查時,竟意外發現患有主動脈夾層。其實,許奶奶早就有胸口疼痛的感覺,但是疼痛不是很劇烈,也就不想麻煩家裡人。萬萬沒想到,這一疼痛背後,竟暗藏危機。“患者情況比較危急,奪命的不是結腸癌,而是主動脈夾層這個危險的‘炸彈’,建議趕緊轉到綜合救治能力強的醫院及時醫治。”醫生建議許奶奶的家屬。
95歲的許奶奶,生活基本能自理,沒事還會上網購物,退換貨的技能都能輕鬆掌握。這麼精神的老人,怎麼會被主動脈夾層纏上?家裡人上網一查,了解到主動脈夾層極其兇險,就如同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爆炸”連搶救時間都沒有。孝順的子女們沒有因為患者高齡而放棄治療,而是分工協作,有的在精心照顧老人,有的經過多方打聽,慕名找到擅長各類疑難複雜心臟與大血管手術的中大醫院心臟外科曹海龍教授團隊。
“這是主動脈夾層,而且是兇險的A型!老人年紀大了,可能對疼痛感知不明顯,所以沒感覺到特別劇烈的疼痛。但是從片子上看,患者已經血管撕裂得很嚴重了,隨時可能發生破裂大出血,建議手術治療,否則有生命危險。”心臟外科許銘副主任醫師仔細查看了影像資料後,對患者家屬說道。

多方評估會診,醫患聯手“一搏”
許奶奶緊急轉到中大醫院心臟外科,入院檢查後發現,患者的主動脈夾層破口位於升主動脈前壁,已經累及主動脈根部等較大範圍。她的心臟情況也不容樂觀,檢查發現主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都關閉不全,極高危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功能3級,而且還合併結腸癌、高血脂、缺鐵性貧血、胸腔積液,之前還接受過髖關節骨折、子宮切除、左乳切除等多次手術。
許銘副主任醫師查閱了相關文獻發現,八九十歲進行換瓣、搭橋手術的老人較多,但是95歲成功進行主動脈夾層手術的尚未見報道。95歲高齡,還能進行手術嗎?不做手術,這顆不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爆炸;如果做手術,為95歲超高齡患者手術,將面臨一個個風險與挑戰,難度可想而知。
“如果選擇保守治療,我們就會整天在恐怖中生活。我們沒有退路,想讓老人活下來,活得好一點。我們相信醫生,拚死一搏,向陽而生。”面對術前醫生的談話,許奶奶的兒子堅定地回答道。
有了患者家屬的信任與支持,增加了曹海龍主任團隊的信心與力量。心臟外科與重症醫學科、麻醉手術與疼痛管理科等多學科專家討論,綜合評估老人各項指標,研究精密的手術方案,最終決定為老人進行主動脈瓣和升主動脈置換、左右冠狀動脈移植術及次全弓置換術。
打破年齡極限,最高齡主動脈夾層手術成功
一切準備就緒,迎來手術的關鍵一戰。由於95歲超高齡,超高齡所帶來的是血管鈣化嚴重,這成為手術的一大難關。因此,曹海龍主任團隊在為患者縫合血管上下足了功夫,要格外謹慎細緻。在精準縫合的同時,還要做好心肌保護和腦保護。於是,手術戰隊以最少的出血、最快的手術速度成功完成了手術。
許奶奶成功手術後,轉入重症醫學科繼續密切監護,術後12小時就拔了氣管插管,術後16小時回到心臟外科普通病房,當天晚上就能自主進食,在家屬攙扶下在病房裡走動。許奶奶的狀況越來越好,臉色也越來越紅潤,精氣神兒十足,每天早中晚,都會在病房裡溜達一兩圈。
出院前,許奶奶還給醫護人員準備了“驚喜”,她首先將寫着“妙術創紀錄,醫心佑高年”的錦旗贈送給曹主任團隊,然後聲音洪亮地發表了一番成功手術後的感言:“衷心感謝醫護人員的救命之恩,特別是感謝兩位主任勇於擔當、勇於負責的精神,接受了我這個‘燙手山芋’,所謂燙手就是年齡超過了手術極限,難度很大。兩位主任在對生命負責的高尚思想指導下,經過多次會診、研討、評估後,最後制定了縝密的治療方案,手術一舉成功。這不僅對於我個人帶來了幸福健康,也為同類型疾病提供借鑒意義和寶貴經驗。兩位主任對生命、對醫療事業全心全意、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僅是讚揚,更希望是發揚。”
目前,許奶奶已康復出院,又可以高興地跟老姐妹們一起聊天、上網購物了。
曹海龍主任介紹,主動脈夾層是一種極其兇險的疾病,60%的病人發病後來不及到醫院就會引發死亡,主要高危因素是高血壓,主要癥狀是胸背部劇烈地撕裂樣疼痛,但高齡老人可能疼痛癥狀不明顯,比如表現為胸部不舒服,胳膊肘抬不起來,家人要提高警惕,一旦發現異常情況,要儘快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通訊員 劉敏 王倩 程守勤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梅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