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綜藝《小小的勇氣》中,趙露思被問到爺爺給她擋鏡頭的時候,突然眼神渙散、注意力不集中,直言不知道,然後哭了出來。
網友稱這段畫面中,趙露思出現了腦霧反應,是抑鬱症的一種癥狀。

《小小的勇氣》是一檔為趙露思量身打造的公益性慢綜,希望通過記錄她的日常生活和公益活動以及康復心路傳遞面對苦難的勇氣和溫暖。節目於3月27日開播。
開播後,與趙露思相關的話題頻繁登上熱搜,引髮網友對抑鬱症的討論。
據生命時報此前報道,“腦霧”是由於腦內的化學物質失去了平衡,造成人們的思考能力與情緒等出現了問題。之所以將其稱為“腦霧”,是因為這個詞語能形象表達這些癥狀給人的感覺。就像腦子籠罩着一層朦朧的迷霧,讓大腦難以形成清晰的思維和記憶,總是想不起事來,無法像以往一樣順利思考。
以下表現,都可能是腦霧的具體癥狀:
注意力難以集中
記憶衰退
思考分析能力下降
思維凌亂、思維緩慢
意志力和決策力都變弱
難以找到合適的詞彙句子來與他人交流
需要更長的時間完成簡單的工作
很難回憶過去的事
導致腦霧綜合征的原因主要有
慢性壓力
慢性壓力會增加血壓,削弱免疫系統,引發失眠、焦慮、抑鬱癥狀,還可能導致精神疲勞。當大腦筋疲力盡,思考、推理和集中精力就變得很困難。
睡眠不足
長期缺覺對腦力影響極大,往往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和思維混亂。
尤其是睡前習慣刷手機、看視頻,屏幕的藍光可能直接擾亂生物節律,干擾褪黑素正常分泌,進一步干擾睡眠和情緒調節。
激素變化
比如,女性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和思維模糊。類似的變化會影響記憶力並導致短期認知障礙。
飲食結構
長期酗酒、吸煙、大量飲用咖啡,以及所謂生酮飲食、無糖飲料,可能導致大腦缺乏能量供應,影響思維能力。
此外,缺乏維生素B12或食用過敏食物也可能出現腦霧。
軀體疾病
與免疫炎症、疲勞或血糖水平變化相關的軀體疾病會導致慢性精神疲勞,出現腦霧。
個別藥物
有些患者在使用抗抑鬱劑過程中或自行減葯過程中,會出現大腦不清晰感等;癌症患者在化療後也可能發生認知功能下降,又稱“化療腦”。
一套“護腦攻略”提升腦力
和其他器官相比,大腦不僅具有高級生理調節功能,而且也左右着心理健康。保護大腦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重視營養補充
研究發現,保持健康的飲食可以讓大腦年輕7.5歲。均衡飲食是保護大腦的前提,在這個基礎上增加新鮮果蔬、深海魚類以及全穀物攝入。
培養運動習慣
美國《神經病學》雜誌刊登研究顯示,年輕時沒有進行中高強度體育鍛煉的人,25年後大腦發生病變的風險高出47%。
如果時間緊,不妨利用碎片時間多鍛煉,比如午飯後散步,工作間隙做做拉伸運動,下班回家最後1公里騎車或步行等。
保證睡眠時間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陸林院士團隊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導致認知能力顯著受損。每天保證7小時睡眠,午間小憩一會兒。
監控心血管風險因素
心血管風險因素與認知功能下降之間密切相關。
建議每年還要定期體檢,發現血脂、血糖異常,及時就醫干預,以免發展為高甘油三酯血症和糖尿病。
多參加社交活動
減少人際溝通往往會感到壓抑,大腦功能也會衰退。
對於老年人來說,要多和新老朋友相處,有什麼煩惱及時向朋友傾訴;也可以參加一些社會活動,豐富退休生活,找到價值感和存在感。
年輕人要定期與家人、朋友聯絡,不要過分依賴網絡社交,盡量面對面交流,通過眼神、動作的觀察和互動,能讓大腦更興奮。
學習新技能
認知刺激可以增加認知儲備,並延緩認知功能的衰退。
來源:綜合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