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肝病患者超4億人?醫生直言:不想肝臟病變,這6件事做好

2025年03月24日16:02:06 健康 1984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國內肝病的基數大得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我國肝病患者超4億人?醫生直言:不想肝臟病變,這6件事做好 - 天天要聞

全國範圍內,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損傷等各種類型合計人數超過4億,等於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處在肝臟健康的風險邊緣。

這個數字不是嚇人,而是從國家級流行病學調查里拿出來的真數據。很多人覺得肝不好是喝酒喝出來的,其實這只是原因之一。

病毒感染、長期用藥、暴飲暴食、作息紊亂、情緒壓抑、缺乏運動,這些常年不注意,肝臟負擔照樣大,照樣出問題。

肝臟是一個沉默器官,大多數肝病早期沒有典型疼痛感,等到發現不對勁,往往已經發展到炎症擴散甚至結構變性。

有些人只覺得自己乏力、食慾不好、黃疸,拖一拖就好,實際上已經進入肝功能異常的階段。這種變化一旦形成,後續的修復成本非常高。

我國肝病患者超4億人?醫生直言:不想肝臟病變,這6件事做好 - 天天要聞

就算靠藥物干預,也只能延緩進展,很難完全逆轉。所以肝臟這個器官,不是等出問題才想起它,而是要從一開始就養成正確的生活方式。

維持肝臟代謝平衡的第一件事,是把長期情緒壓抑的狀態破掉。

大部分人不把情緒問題和肝聯繫起來,但研究早就證明,長期抑鬱、焦慮、情緒緊張,會影響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進而打亂皮質醇、兒茶酚胺、胰島素這類激素的分泌節律。

肝臟是這些激素的代謝中心,當它長期面對大量應激激素,排解不掉,就容易發生脂質堆積、炎症反應和纖維化啟動。

第二件事就是控制熱量密度高的食物。現代人最大的健康陷阱就是吃得太方便、太多樣、太精緻。

我國肝病患者超4億人?醫生直言:不想肝臟病變,這6件事做好 - 天天要聞

糕點、奶茶、炸雞、燒烤、甜飲料,嘴上說著偶爾吃,結果一周七天沒落下。

這些東西糖分高、脂肪高、添加劑多,大量葡萄糖和果糖進入體內之後,會被肝臟轉化為脂肪儲存。

脂肪越積越多,形成脂肪肝,再往後就是脂肪性肝炎、纖維化、甚至肝硬化。

2021年中國肝病防治研究中心統計,脂肪肝人群在35歲以上城市居民中已經達到42%,而這部分人里,有18%存在輕度ALT升高,屬於早期肝損傷階段。

關鍵是,很多人脂肪肝都沒感覺,體檢的時候發現了也不當回事,不控制飲食,不管三高,幾年後再去查,可能就是結構性改變了。

我國肝病患者超4億人?醫生直言:不想肝臟病變,這6件事做好 - 天天要聞

肝臟一旦出現纖維條索、回聲不均的影像表現,就意味着病理性變化已經形成,回頭的難度非常高。

第三件事是避免藥物濫用,特別是各種保健品和所謂“護肝片”這一類。

有些人沒事就補維生素、補蛋白粉、補植物提取物,但這些成分進入身體後,都需要經過肝臟代謝。

長期多種成分混用,代謝負擔會大幅上升,藥物之間的代謝酶競爭也會造成毒性中間產物堆積。中國每年報告的藥物性肝損傷病例超過30萬,很多是長期吃復方中藥、營養補劑造成的。

有些中成藥本身成分複雜,含有可能損傷肝細胞的黃樟素、雷公藤提取物等成分,短期服用看不出來,但肝酶指標悄悄上升,肝細胞慢性受損,一旦進入免疫反應期,就不是簡單停葯能解決的。

我國肝病患者超4億人?醫生直言:不想肝臟病變,這6件事做好 - 天天要聞

第四件事要盯緊病毒傳播途徑。國內乙肝病毒攜帶者接近9000萬,大量人屬於“慢性攜帶”狀態,自己沒什麼明顯癥狀,卻可能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把病毒傳播出去。

剃鬚刀、拔牙、紋身、共用牙刷、性生活、母嬰傳播,這些看似不危險的接觸方式其實都有傳染可能。

最關鍵的是,一些人在未查抗體的情況下並未接種疫苗,形成空白保護期,一旦暴露,就會感染。

病毒性肝炎不是只靠葯就能壓下去的,它需要時間干預和密切監測。

感染後如果不進行規範治療,病毒可能在體內形成低複製狀態,但肝細胞依舊處於慢性炎症刺激之下。

我國肝病患者超4億人?醫生直言:不想肝臟病變,這6件事做好 - 天天要聞

幾年內病毒量不高,不代表沒有破壞力。慢性乙肝進展到肝硬化、肝癌的風險顯著高於非感染者,早篩、早打疫苗、定期查病毒載量和肝功能,是最基礎的管理措施。

第五件事和運動有關。很多人知道運動對代謝有好處,但不清楚它和肝臟的直接關係。

規律運動能降低脂肪肝風險,是因為運動本身能增加肝臟對脂肪酸的氧化利用,同時提升胰島素敏感性,讓肝細胞的代謝通路更通暢。

尤其是中低強度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慢跑、騎車,對肝臟脂質沉積的抑制效果非常明顯。

第六件事和水分代謝有關。肝臟的很多功能都需要在水環境中進行,比如酶的激活、毒素的轉運、脂肪的乳化。

我國肝病患者超4億人?醫生直言:不想肝臟病變,這6件事做好 - 天天要聞

平時水喝得少,血液濃縮,肝臟的血流灌注下降,酶活性也會降低,代謝效率就會下降。

更麻煩的是,水分不足會讓膽汁濃縮,膽汁排出障礙,容易誘發膽汁淤積性肝病,表現為肝酶升高、皮膚髮癢、尿色加深等。

世界肝病聯盟的建議中提到,成年人每日飲水不少於1500ml,具體根據體重和活動強度調整。

但很多人一天連1000ml都喝不到,尤其是老年人群和長期久坐上班族。

喝水不足還會讓便秘加重,而糞便中毒素滯留時間長,也會通過腸肝循環反過來加重肝臟代謝負擔。

改善這個問題不靠猛灌水,而是要規律少量多次喝水,每兩小時100ml左右,確保肝臟在清潔狀態下運行。

我國肝病患者超4億人?醫生直言:不想肝臟病變,這6件事做好 - 天天要聞

輕度肝酶升高通常意味着肝細胞受到了一定損傷,釋放了酶到血液中,但細胞結構尚未完全破壞。

這時候只要能明確誘因,比如酒精、藥物、肥胖、病毒感染,立刻停止相關刺激因素,肝細胞有能力通過端粒修復、線粒體功能恢復來完成再生。

臨床數據顯示,大約70%以上的輕度肝酶升高患者在調整生活方式後,3~6個月內肝功能可以恢復正常。

不過關鍵在於:不能拖,也不能只看一次指標。需要每月複查肝功能一次,觀察波動趨勢,如果酶指標連續下降,說明在修復;

我國肝病患者超4億人?醫生直言:不想肝臟病變,這6件事做好 - 天天要聞

如果持續升高或者波動劇烈,就要考慮是否有慢性肝病形成的可能,要加做肝臟彈性檢測、纖維化指標檢測,甚至考慮病毒學、免疫學篩查。

肝病不是一錘定音,而是連續追蹤判斷,有可逆期也有失控期,把握住修復窗口,肝臟的損傷才不會滑向不可逆那條路。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玫瑰][玫瑰][玫瑰]

參考資料

[1]金倩,楊菁,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現狀[J].肝臟,2021,26(01):87-88.

我國肝病患者超4億人?醫生直言:不想肝臟病變,這6件事做好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別拍打!“飛行硫酸”隱翅蟲進入活躍期,防範指南請查收 - 天天要聞

別拍打!“飛行硫酸”隱翅蟲進入活躍期,防範指南請查收

隨着氣溫升高,被稱為“飛行硫酸”的隱翅蟲進入活躍期。近日,醫療機構接診的隱翅蟲皮炎患者也多了起來,醫生提醒,遇到隱翅蟲千萬不要拍打。隱翅蟲體色紅黑相間,體液中含有稱為毒隱翅蟲素的酸性化合物,隱翅蟲皮炎就是由這種物質導致的。
喝對酸奶能防癌?浙一專家建議您這樣做 - 天天要聞

喝對酸奶能防癌?浙一專家建議您這樣做

我們的腸道里時時刻刻進行着“化學反應”,每天吃進的食物經過腸道微生物的分解會產生一類名為短鏈脂肪酸(SCFAs)的物質,它們在腫瘤防治方面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日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浙大一院)呂志民教授科研團隊深入研究後,在Trends in Cancer在線發表了題為Short-chain fatty acids and ca...
14歲少女突發腦出血竟是罕見紅斑狼瘡,同濟醫院多學科協作打贏生命保衛戰 - 天天要聞

14歲少女突發腦出血竟是罕見紅斑狼瘡,同濟醫院多學科協作打贏生命保衛戰

極目新聞通訊員 鄧國歡14歲的初中女生暢暢(化名)本應享受美好的青春年華,卻不幸患上了系統性紅斑狼瘡。幸運的是,在同濟醫院腎病內科、重症醫學科、神經外科、風濕免疫內科、放射科、臨床營養科等多學科團隊的聯合救治下,她成功擺脫了生命危險,重獲健康。同濟醫院內科學系主任、腎病內科主任徐鋼教授查房兩個月前,暢...
女子高血壓竟是腎上腺腫瘤所致!內蒙古患者來漢接受“極限微雕”手術後痊癒 - 天天要聞

女子高血壓竟是腎上腺腫瘤所致!內蒙古患者來漢接受“極限微雕”手術後痊癒

極目新聞通訊員 寧亞飛 楊瑞內蒙古赤峰市50多歲的王女士,近半年來被“高血壓”折磨得痛苦不堪,頭暈目眩如同在渾水當中浸泡行走,連辨別方向都成了奢侈,但嘗試使用多種降壓藥治療卻無效。在當地醫院檢查後發現,導致其高血壓的“幕後黑手”,竟是右側腎上腺一處直徑1.5厘米的腫瘤。出院前,王女士送上錦旗考慮到王女士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