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9日下午,棗莊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魯醫健康說、健康知識——應對春季高發傳染性疾病、築牢健康屏障”新聞發布會。棗莊市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市計生協會長解偉作新聞發布。

解偉介紹說,春季是傳染病高發季節。根據有關監測數據,進入今年春季以來,棗莊市傳染病疫情總體平穩,但局部地區出現了百日咳、流腮和水痘的散發病例。這些病例主要集中在學校和托幼機構,提示我們對春季傳染病仍需保持高度警惕。為有效應對春季高發的傳染病,棗莊市採取了一系列綜合防控措施。
堅持科技賦能 強化疫情監測預警
完善疾病監測系統。建立了覆蓋全市的傳染病監測系統,通過醫療機構傳染病智能監測前置軟件,實現傳染病相關數據信息自動交換,提高數據集成、風險識別、智能分析和高效預警能力,實時收集疫苗接種和疾病發病數據,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疾病傳播規律和疫苗接種效果,有效提升了監測效率。
健全疾病監測網絡。依託市、區(市)級疾病監測網絡,實時監測傳染病的發病情況,一旦發現聚集性病例或暴發疫情,能夠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實現多點觸發、快速反應、科學處置。
提高實驗室檢測能力。建立了區域實驗室網絡,確保檢測結果準確、及時。積極推廣快速檢測技術,有效縮短疾病診斷時間。強化實驗室之間數據共享,提高整體檢測效率。
抓實信息建設 打造全生命周期疫苗接種服務閉環
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手段。目前全市建有預防接種單位125處,其中常規預防接種門診69處、成人接種門診12處、產科接種室16處、預防接種站8處、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20處,覆蓋五區一市65個鄉鎮、110家醫療機構,為全市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預防接種服務。同時,棗莊市集中優勢資源,建立了智慧化預防接種服務體系開發與預防接種相關的手機APP、微信公眾號、服務號、小程序等移動應用終端,實現接種前、接種中、接種後的全流程覆蓋,提供集接種預約、提醒、信息查詢、入托入學、接種證查驗等服務為一體的“掌上辦、隨時辦”服務。每個月對重點人群,如學校學生、托幼機構兒童和流動人口等,開展疫苗查漏補種工作,確保適齡兒童疫苗接種率保持在較高水平。
聚焦重點場所 聯動築牢校園傳染病立體防控網
學校和托幼機構是春季傳染病防控的重點場所。積極推進“家校醫”協同,着力構建校園傳染病三位一體聯防聯控體系,織密在校兒童健康防護網。
實施兒童入托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制度,對漏種兒童進行疫苗補種,確保學生和幼兒按時接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鼓勵學生和幼兒接種流感、水痘等非免疫規劃疫苗,提升群體免疫力。
強化環境衛生管理,保持環境清潔,定期對教室、食堂、衛生間等公共區域進行消毒,並保持良好的通風。同時,督促學校和托幼機構落實晨午檢制度、因病缺勤追蹤制度,以精細化管理提高疾病防護水平。
加強健康教育,通過課堂、宣傳欄等方式,普及健康知識,增強師生和家長的防病意識。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學生勤洗手、咳嗽禮儀等,增強自我防護能力。
建立家校疫情聯防通報機制,對有傳染病癥狀的,及時報告學校並配合採取自我監測與治療。強化與疾控中心、醫院溝通,獲取專業指導,實現防控策略動態優化。
開展健康教育 構建全民健康素養提升新生態
棗莊市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微信公眾號、社區宣傳欄等多種渠道,向公眾普及春季傳染病的防治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增強群眾的自我防護能力。隨着群眾對預防接種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各預防接種門診開設了“媽媽課堂”講座,為家長們提供了“保姆級服務”,方便了家長更好地了解預防接種基本知識,搭建了與家長溝通交流的橋樑,滿足家長對預防接種服務的基本需求,保證了免疫規劃的接種率和及時性。此外,各級疾控中心均建立了至少1處預防接種人員規範化培訓基地,按需求開展預防接種全員技術培訓,確保將新的技術要求準確、及時地傳達給每名接種醫生,做到培訓全覆蓋,讓守護在生命前線的醫護人員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更好地服務群眾。
市疾控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楊其成,市疾控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丁德超,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棗莊醫院肺病科主任田思強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
附:記者問答實錄
記者:請問目前棗莊市在接種門診數字智能,接種服務提質增效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楊其成:棗莊市不斷加快預防接種門診升級轉換,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提出的創新“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政策,通過數字化、智慧化、數智化預防接種門診升級轉換,讓新質生產力賦能預防接種服務管理,真正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實現“三個轉變”,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優質、精準安全的服務。
實現數字化轉型。國家免疫規劃工作的信息化大約始於2000年,棗莊市逐步實現了預防接種個案從手工紙質向電子系統化管理的轉變。2012年棗莊市第一批4家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通過省級驗收,之後逐步實現了全市以鄉鎮為單位的數字化全覆蓋,提高了疫苗接種的規範性。
實施智慧轉變。近年來,我市啟動實施了預防接種門診智慧化升級建設工作,加快“數字賦能”,從接種流程改造、電子系統升級、人員配置調整三個方面對數字化接種門診進行了升級,建立了智慧化預防接種服務體系。開發與預防接種相關的手機APP、微信公眾號、服務號、小程序等移動應用終端,實現接種前、接種中、接種後的全流程覆蓋。接種前,通過公眾號預約,無需在現場排隊,實現有序接種;接種時,在現場設立多功能取號機、一體化知情同意簽署、留觀智能提醒、手機端支付、倒計時留觀等功能;接種後,可以隨時通過手機應用終端查詢接種信息,下針次待種自動提醒。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智慧化預防接種門診35處,覆蓋率達48.5%。其中薛城區已建成11處,達到了全覆蓋。
實現數智化轉型。將AI技術應用到預防接種管理工作中,實現接種全流程數智化。棗莊市薛城區興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了疫苗AI儲發機器人-CRV系統,實現了疫苗的自動分發、自動補苗、自動盤點、批號有效期管理、自動分配傳輸至接種台等功能。結合智慧化基礎,接種門診實現了無紙化辦公、門診人力資源優化、疫苗供需數據實時對接、疫苗儲存溫度實時在線監測、有效控制疫苗損耗、管理數據自動生成等功能,使預防接種管理更加精細化、智能化。
記者:請問在春季傳染病防控中,普通市民應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有哪些具體的建議?
丁德超:春季傳染病防控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普通市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個人防護:
及時接種疫苗。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建議市民尤其是兒童、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按照免疫規劃及時接種相關疫苗。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用手觸摸口鼻眼等部位,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
注意環境衛生。保持室內通風,定期清潔和消毒常用物品和表面,減少病毒存活的可能性。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在傳染病高發季節,盡量減少前往商場、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降低感染風險。
增強自身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等,提高身體抵抗力。
及時隔離診治。如果出現發熱、皮疹等疑似傳染病癥狀,應及時就醫並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防止疫情擴散。通過以上措施,我們相信廣大市民能夠有效降低感染風險,共同守護健康。
記者:在日常生活中,中醫藥在春季傳染病預防與治療方面的獨特優勢和具體方案有哪些?
田思強:春季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在春季傳染病防控中,我們倡導通過綜合運用多種中醫藥手段,來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禦病邪的能力。
在預防方面,我們推薦一些簡單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對於體質較弱、易感冒的人群,可日常飲用益氣固表方,以增強自身防禦能力;對於普通人群,疏風清熱茶能有效改善風熱癥狀。外用避瘟香囊通過散發的辛香之氣,起到辟穢解毒的作用。在飲食上,注重健脾祛濕與滋陰潤燥,避免食用辛辣油膩食物,有助於維持身體內環境的穩定。此外,傳統功法如八段錦、太極拳等,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調節氣息,起到疏肝解郁的效果,而穴位按摩和艾灸則能進一步增強正氣。
在治療方面,中醫藥強調辨證施治,根據不同的病因、癥狀,採用相應的中藥方劑和中成藥。對於流感等風熱犯肺病症,銀翹散或桑菊飲加減有顯著療效;針對諾如病毒腹瀉等濕熱內蘊情況,葛根芩連湯配合藿香正氣水能有效清熱化濕;而面對水痘、手足口病等熱毒熾盛病症,普濟消毒飲外洗或內服可起到清熱解毒作用。同時,中成藥如連花清瘟膠囊、川貝枇杷膏等,也因其方便服用、療效確切,在春季傳染病治療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此外,刮痧、拔罐、中藥足浴等外治療法,能有效緩解發熱、肌肉酸痛等癥狀,促進身體康復。
需要強調的是,中醫藥防治春季傳染病,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根據個人體質和癥狀辨證用藥,避免盲目使用。同時,預防與治療相結合,接種疫苗仍是重要手段,中醫藥可作為輔助來增強效果。對於重症或持續高熱、脫水等情況,應及時就醫,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避免延誤病情。中醫藥防治春季傳染病,注重整體調理,通過多種手段結合,提升正氣以抵禦外邪。在流感、手足口病等高發期,合理運用中藥茶飲、香囊、穴位按摩等方法,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並緩解癥狀。我們相信,中醫藥在春季傳染病防治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記者:學校作為人員密集場所,是傳染病防控的重點區域。棗莊市在有效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在校園內的傳播,保障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丁德超:針對學校傳染病防控,疾控部門和學校採取了多項聯防聯控措施,共同築起校園安全的堅固防線。
加強疾病監測,築牢預警防線。建立疫情監測網絡:學校與疾控部門、醫療機構建立聯動機制,構建覆蓋全校的傳染病監測網絡,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落實晨午檢制度:指導學校每日對學生進行晨午檢,重點監測體溫、咳嗽、皮疹等癥狀,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並採取相應措施。嚴格請假制度:學生出現發熱、咳嗽等傳染病癥狀時,應及時請假就醫,並主動向學校報告病情和就醫情況,避免帶病上課造成疫情傳播。
加強環境管理,切斷傳播途徑。指導學校做好教室消毒通風:定期對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場所進行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降低病毒在環境中的存活率。加強個人衛生管理:引導學生養成勤洗手、戴口罩、遵守咳嗽禮儀等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接觸傳播。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加強學校食堂衛生管理,確保食品衛生安全,防止食源性傳染病的發生。
加強健康教育,提升防控意識。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利用棗莊疾控、健康棗莊等微信公眾號和官方網站等新媒體,通過多種形式向學生普及傳染病防控知識,增強學生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邀請健康科普專家深入學校,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講座,與師生面對面交流。依託全市16處健康教育基地,將傳染病防控宣傳作為重要內容之一,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傳染病防治知曉率。
加強聯防聯控,形成防控合力。部門協同配合,疾控、教育、衛生健康等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形成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共同做好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家校共同參與:加強家校溝通,引導家長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健康監測和防護工作,共同守護學生健康。
(大眾新聞記者 吳榮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