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一生中會經歷許多特殊的生理階段,妊娠期和更年期便是其中極為重要的兩個時期。在這兩個階段,女性的身體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也會對口腔健康產生影響,導致口腔疾病的高發。因此,了解妊娠期及更年期女性的口腔疾病相關知識,做好預防和治療工作至關重要。
妊娠期女性的口腔挑戰
在妊娠期,女性體內的激素水平會發生顯著變化,這使得她們更容易受到口腔疾病的侵擾。常見的口腔問題包括妊娠期牙齦炎、齲齒、智齒冠周炎等。
妊娠期牙齦炎往往在懷孕後的2 - 3個月開始出現癥狀,表現為牙齦紅腫、質地鬆軟,輕輕觸碰或刷牙時極易出血。這主要是因為孕期激素水平的變化,使牙齦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原本就存在的牙菌斑、牙結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在激素的“加持”下,更容易引發牙齦的炎症反應。
飲食習慣的改變也是導致妊娠期齲齒高發的重要原因。孕婦可能會更頻繁地進食,尤其是一些高糖食物,而且孕期常常會出現噁心、嘔吐等情況,使得口腔內酸性環境增加,這些都為齲齒的發生創造了條件。
另外,智齒冠周炎也時有發生。一些孕婦在孕期智齒開始萌出,或者原本未完全萌出的智齒周圍存在盲袋,食物殘渣容易嵌塞在其中,很難通過常規的刷牙或其他清潔方式徹底清理乾淨。再加上孕期身體抵抗力相對下降,細菌在盲袋內滋生繁殖,就容易引發炎症。
更年期女性的口腔困擾
更年期是女性從生育期向老年期過渡的階段,一般發生在45 - 55歲。在這一階段,女性體內的激素水平發生明顯變化,雌激素水平降低最為明顯,這會對口腔健康產生諸多影響,導致口腔黏膜病的高發。
口腔乾燥症在更年期婦女中較為常見。雌激素水平降低影響唾液腺的分泌功能,導致唾液生成減少,而唾液具有清潔、潤滑和抗菌的作用,分泌不足會削弱口腔的自我保護能力。患者會明顯感覺到口腔內的乾燥和灼熱,這種不適感在日常生活中持續存在,還會使味覺改變,吃東西時口感不佳。
灼口綜合征則以口腔內強烈的燒灼感為主要特徵,舌尖、舌側緣和牙齦等部位往往是癥狀的“重災區”。這種燒灼感具有陣發性和持續性的特點,進食或飲水時可能暫時得到緩解,但隨後又捲土重來。儘管目前對於灼口綜合征的確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但更年期激素水平的波動、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以及潛在的營養不良等都被認為是可能的誘因。
此外,口腔潰瘍、扁平苔蘚、念珠菌感染等口腔黏膜病在更年期女性中也較為常見,這些疾病不僅會給患者帶來疼痛和不適,還可能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
口腔疾病的預防之道
對於妊娠期女性來說,孕前檢查和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預防口腔疾病的關鍵。在計劃懷孕前,最好先去正規口腔醫療機構進行全面的口腔檢查,及時發現並處理齲齒、牙結石、智齒等問題。
懷孕後,要更加註意口腔衛生,正確刷牙,選擇軟毛小頭牙刷,刷牙時動作輕柔,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時間不少於3分鐘,確保牙齒的各個面都能得到充分清潔。同時,要使用牙線或牙縫刷清理牙齒鄰間隙的食物殘渣和菌斑,還可以適當使用孕婦專用漱口水。
更年期女性則要特別關注口腔黏膜健康,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堅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由於更年期女性可能會出現骨質疏鬆等營養相關的問題,因此要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戒煙限酒。此外,還要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通過運動、社交等緩解壓力,必要時尋求心理諮詢。定期(每年1 - 2次)進行口腔檢查也必不可少。
口腔疾病的治療之策
如果妊娠期女性出現口腔疾病,治療時需要謹慎選擇方法和藥物。對於妊娠期牙齦炎,可以通過洗牙等方式去除牙菌斑和牙結石,緩解炎症;對於齲齒,應在孕中期(懷孕4 - 6個月)相對安全的時期進行填充治療;智齒冠周炎則可在局部沖洗上藥的基礎上,根據病情謹慎使用抗生素。
更年期女性口腔黏膜病的治療則需要根據具體疾病類型來選擇合適的方法。對於口腔乾燥症,可以使用人工唾液、口腔潤滑劑等緩解乾燥癥狀;灼口綜合征可通過心理治療、調整飲食、補充維生素等方法進行治療;口腔潰瘍可使用局部消炎、止痛的藥物促進癒合;對於扁平苔蘚、念珠菌感染等疾病,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
妊娠期和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的特殊階段,在這兩個時期,女性的口腔健康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通過了解常見的口腔疾病,做好預防工作,並在出現問題時及時治療,女性朋友們可以更好地呵護自己的口腔健康,度過一個健康、舒適的特殊時期。
作者:張珺曄(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