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碟生魚片下肚,小伙20多天高燒不退!醫生提醒

2025年01月09日15:12:03 健康 1612

“終於退燒了!”20歲的小李(化名)在經歷了20多天的不明原因發熱後,終於在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風濕病科找到了病因,並成功得到了治療,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軌道。

小伙高燒20多天

此前曾進食一小碟生魚片

這場突如其來的發熱,讓小李深受困擾。每天一到午後,小李體溫就開始飆高,最高達39.2℃,伴隨着全身肌肉酸痛和疲乏。

頭痛難忍的他,曾在當地多家醫院就診,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對乙酰氨酚片、奧司他韋、阿奇黴素、頭孢、利巴韋林……先後試過了這麼多的藥物治療,發熱依舊不退,甚至出現了胸悶和右上腹隱痛的癥狀。

在當地醫院的血常規檢查中,小李的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升高。在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這個線索引起了風濕病科負責人陳恩生的警覺。

結合他曾有食用淡水魚生的經歷,陳恩生主任開始懷疑這可能不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追問患者病史得知,今年10月小李曾進食一小碟生魚片。

隨後,入院查血常規提示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大於40%,轉氨酶明顯升高,CT檢查提示肝右葉佔位性病變。上腹部磁共振增強提示肝右葉包膜下多發液性信號。肥大反應提示丙型副傷寒1:320,考慮沙門菌感染,這是一種由沙門氏菌屬細菌引起的常見食源性疾病,可以通過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傳播。

一碟生魚片下肚,小伙20多天高燒不退!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一碟生魚片下肚,小伙20多天高燒不退!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一碟生魚片下肚,小伙20多天高燒不退!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一碟生魚片下肚,小伙20多天高燒不退!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磁共振顯示:肝右葉包膜下見多處團片狀、楔形病灶。

接着,患者病原微生物NGS檢查(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組檢測)揭示了真正的“元兇”——華支睾吸蟲陽性,包蟲病IgG抗體陽性。

這意味着小李患上了肝吸蟲病,也稱為華支睾吸蟲病,一種由肝吸蟲寄生在人體肝膽管內引起的寄生蟲病。

對症用藥殺滅肝吸蟲

陳恩生介紹,肝吸蟲病的病因通常是由於食入含有囊蚴的魚而被感染。肝吸蟲的生活史包括多個階段,終宿主為人及肉食哺乳動物,第一中間宿主為淡水螺類,第二中間宿主為淡水魚、蝦。

肝吸蟲病臨床表現包括急性期的寒顫、高熱、食欲不振、噁心、乏力、腹脹、腹痛、腹瀉和肝區壓痛等癥狀,並伴有肝臟腫大、黃疸及白細胞總數和嗜酸粒細胞增多等。

慢性期癥狀可能包括消化不良、肝腫大、上腹隱痛、疲乏以及精神不振等。

藥物治療是肝吸蟲病的主要治療手段,常用藥物有吡喹酮和阿苯達唑,能有效殺死肝吸蟲及其蟲卵。

入院三天後,小李的嗜酸粒細胞迅速下降至正常範圍。“肝吸蟲病對症治療包括止痛藥治療疼痛和腹瀉等癥狀。在罕見情況下,如發生膽管炎等嚴重併發症,可能需要外科手術。”陳恩生介紹。

醫生提醒:

陳恩生提醒,預防肝吸蟲病的關鍵在於改進烹調方法和飲食習慣,不吃生食,不飲生水。

此外,注意生熟分開,避免使用切過生魚的刀、砧板切熟食物,以及保持個人衛生,都是預防肝吸蟲病的重要措施。

“小李的故事提醒我們,食源性寄生蟲病可能就在我們身邊。通過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和改善飲食習慣,我們可以有效地預防這類疾病的發生。”陳恩生說。

為細心的醫生點贊~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袁毅、朱欽文

來源: 廣州日報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 天天要聞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被網友廣泛議論。論文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子宮肌瘤男性患者”引發質疑。據報道,上述論文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在線公開時間為...
本周三起瀋陽連續三天有雨,氣溫再搭“過山車” - 天天要聞

本周三起瀋陽連續三天有雨,氣溫再搭“過山車”

今天進入立夏節氣象徵著春天的告別與夏日的開啟然而立夏並不等於入夏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大於或等於22℃為夏季開始所以瀋陽離真正的夏天還需要等一段時間近日冷暖空氣在天空下展開拉鋸戰把日子切成了色彩斑斕的調色盤明天沈城是多雲有時晴的天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 天天要聞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前兩天我寫“肖飛事件”後,原配谷醫生的處境會如何?我收到了這樣的一條評論: “請你不要補刀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肖飛也是北大醫學部的高材生,也曾經拯救過很多病人,請你....
粵味喜歌劇《神奇醫生》50場熱演,廣州模式激活文旅新場景 - 天天要聞

粵味喜歌劇《神奇醫生》50場熱演,廣州模式激活文旅新場景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五一假期,國家藝術基金2025 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項目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在廣州大劇院復演。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在國家藝術基金的指導與支持下已經演出15場,該系列製作也迎來了第50場演出,標誌着本土打造的歌劇“廣州模式”正式成為文旅消費新引擎。新體驗:“廣東味道”吸引八方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