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手術前被查出孔源性網脫,男子驚出一身冷汗!

2024年04月13日17:02:32 健康 6533

想要摘鏡,沒想到術前檢查竟查出致盲性眼病,醫生告訴小王(化名),如不及時解決,很可能面臨失明危險……

今年34歲小伙小王來自湖南寧鄉,雙眼高度近視(600度)的他,想要摘掉戴了20年的近視眼鏡。

近日,他來到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屈光手術專科檢查。然而,滿心期待摘掉近視眼鏡的小王,在術前檢查散瞳查眼底時,被醫生髮現左眼視網膜脫離,於是科室醫生立即讓小王轉到眼底病專科就診。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眼底病專科主任陳忠平教授通過檢查,並結合小王的近視手術術前結果後表示,小王的左眼患有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必須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否則會有失明風險。

陳忠平院長詢問得知,小王平時用眼強度大,平均每天看手機和電腦長達5、6個小時,熬夜更是常有的事。但由於視網膜脫離未波及黃斑區,所以視力減退並不明顯,小王也就未察覺。

陳忠平院長介紹,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是液化的玻璃體經網膜裂孔進入視網膜神經上皮與色素上皮層間,使視網膜脫離。視網膜脫離若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影響視力甚至使視力完全喪失。

高度近視的患者有較高發生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風險,近視度數越大,視網膜脫離的風險越高。近視眼的眼軸變長,視網膜受到了前後方向的牽拉,容易在視網膜比較薄的地方形成裂孔。

在完善相關檢查並制定好詳細的手術方案後,陳忠平院長及眼底團隊為小王實施了左眼“鞏膜外加壓術(球囊置入)”+左眼前房穿刺術。

“該術式實際上採用了一種新的加壓材料,手術過程相應有所簡化。視網膜脫離時間較短、視網膜柔軟、裂孔較少,且位於視網膜周邊的患者可以選擇該種手術方式。”陳忠平院長表示,但這種技術並不適合所有患者,對於一些視網膜裂孔較大、過長、多發裂孔、視網膜有增殖的患者並不適合。

近視手術前被查出孔源性網脫,男子驚出一身冷汗! - 天天要聞

(▲陳忠平院長(左)在手術中)

據了解,視網膜脫離後的複位手術,大體分為兩種:內路手術、外路手術。

內路手術指的是玻璃體手術,通過切除玻璃體後用氣體或者硅油填充的方法從眼球內部將視網膜“推”回到球壁上。

外路手術指的是鞏膜外加壓手術,通過在眼球外部縫上一個加壓物(比如硅海綿或者硅膠墊)使球壁向內產生一個凹陷,從而貼近脫離的視網膜,達到使視網膜逐漸回落的目的。摺疊式人工球囊的鞏膜外加壓術,就是外路手術中的一種。

“視網膜脫離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視網膜發生了裂孔,眼球內部的液體從這個孔里灌了進去,這種情況稱之為‘孔源性視網膜脫離’。”陳忠平院長進一步指出,二是血管發生病變導致血管內的液體漏到血管外邊,堆積在視網膜下引起視網膜脫離,這種情況稱之為“滲出性視網膜脫離”。

其中,“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而發生裂孔的原因,一是由於視網膜本身有薄弱的地方,即“變性區”;二是因為視網膜受到了粘稠的玻璃體牽引,被拽破了。

“高度近視的人或者某些有遺傳因素的人出現‘變性區’的幾率比較高,是視網膜脫離的高危人群;另外,在眼部或者頭部發生外傷時,玻璃體在眼球內會發生劇烈的震蕩,這個過程中也容易把視網膜拽破,進而發生‘網脫’。”陳忠平院長如是說。

“雖說目前近視手術可以滿足各類近視人群的摘鏡需求,但近視手術並非人人都能做。通過嚴格的術前檢查,我們可以準確判斷患者是否能做近視手術以及適合做哪種手術,因此,術前檢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陳忠平院長介紹,目前眼睛度數情況還不穩定、本身患有青光眼或其他眼部疾病、患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況,都屬於手術的絕對禁忌症。

因此他建議,如果發現眼睛突然出現視力急劇下降、眼前有黑影、視物有遮擋感,一定要儘快到醫院做眼底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最大限度地保護視功能。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愛爾眼科醫院 於毅

(編輯yt)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旬邑衛健名醫榜之一】曹永峰:醫者,當以蒼生為念 - 天天要聞

【旬邑衛健名醫榜之一】曹永峰:醫者,當以蒼生為念

多年疑難雜症一朝化解曹永峰,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二十餘年,潛心於《傷寒論》、《金匱要略》,曾發表《654-2風池穴注射治療頸性眩暈20例》、《河圖洛書數在傷寒論中的應用》等論文,中醫理論功底深厚,擅長運用經方治療各科疑難雜症,臨床診病,四診可不
出身醫學世家,華科大校友用AI對抗帕金森,產品覆蓋38個國家和地區,納入海外醫保 - 天天要聞

出身醫學世家,華科大校友用AI對抗帕金森,產品覆蓋38個國家和地區,納入海外醫保

1996年,拳王穆罕默德·阿里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用顫抖的雙手點燃聖火,成為奧運史上的經典瞬間。拳王阿里手部的顫抖,源自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癥狀複雜、病程長,且無法治癒。自從42歲確診,阿里在生命的最後30年,始終在與帕金森病抗爭。這樣的困境並非個例——全球約有1000萬帕金森病患者,...
手汗多別忽視!可能是這些原因在“搞事情” - 天天要聞

手汗多別忽視!可能是這些原因在“搞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過手汗淋漓的困擾:與人握手時濕漉漉的手掌略顯尷尬,寫字時紙張被汗水浸透影響書寫,甚至在操作電子設備時,汗液還可能干擾觸屏靈敏度。手出汗多看似是小問題,但其背後的原因卻較為複雜。接下來,我們將從生理、心理、疾病等多個維
空腹吃香蕉=“腸胃刺客”?真相:這3類人吃了反而更養生! - 天天要聞

空腹吃香蕉=“腸胃刺客”?真相:這3類人吃了反而更養生!

清晨起床,隨手拿起一根香蕉填肚子,看似便捷又健康的選擇,卻引發了不少爭議。有人說空腹吃香蕉能潤腸通便,也有人擔心會傷胃、影響心臟。早上空腹到底能不能吃香蕉?今天就從科學角度,為大家揭開真相。一、香蕉的營養“寶藏”在探討能否空腹食用前,先來了
肺癌患者咳嗽時會傳播腫瘤細胞? - 天天要聞

肺癌患者咳嗽時會傳播腫瘤細胞?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各種關於健康的小道消息。比如:“咳嗽會不會把腫瘤細胞咳出來,導致肺癌傳播?”這個問題聽起來似乎有些荒謬,但可能很多人都曾有過類似的疑惑。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咳嗽與腫瘤細胞咳嗽是一種常見的生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