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都說:人生在世的時間都有定數,當活到這個定數時,無論你願不願意都得接受死亡這件事。可以說死亡一直都是逃脫不開的話題,為了讓人死去後有個體面的告別儀式和安身立命之場所,還延伸出了一系列喪葬行業。如果家中有老人去世的話,家人只需要跟喪葬行業打個電話就會有專門的人員來進行操辦。
不過有些人也會選擇自己處理老人後事,在處理後事的過程當中也會涉及到燒東西的行為,說白了就是把老人生前用的東西燒掉,去去家裡晦氣。由於缺乏經驗的緣故,有些人會將老人生前的遺物統統燒掉。但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老人去世後有些東西能燒,有些東西則燒不得,若老人有這三種東西千萬不能燒,留給後人可享福報。
1、不燒被子。
被子是我們生活當中最常用到的工具,也是最貼身的物品之一。有些人會在老人去世之後,把老人生前蓋過的被子燒掉。但其實這樣的行為並不建議大家去嘗試,因為被子寓意着溫暖和庇護,如果將被子燒掉的話,就代表着失去了老人的庇護,那麼子孫後代的福澤也會因此消失掉。
2、不燒謀生工具。
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講,他們通常都有着自己的謀生手段,由於謀生手段的不同,所需要配備的謀生工具也會有所差異。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些謀生工具極具紀念意義,即便是在老人死後,都不能將這些謀生工具燒掉,而是應該把他們好好保存下來,畢竟這些謀生工具並不是普通工具這麼簡單,在這些工具里也蘊含著老人一生的辛勤和智慧。
有些地區認為:如果把老人剩下的謀生工具燒掉就意味着將老人在世上的痕迹抹除掉了,這本身就是對老人的一種不尊敬。要知道,老人在世時就是通過這些謀生工具來賺錢養家,即便他們現在去世了,也得把這些工具保留下來,只要看到這些工具就能看到老人辛辛苦苦賺錢的場面,從而培養後世子孫的感恩之情,凡事都要做到以孝為先。
3、不燒孝布。
一旦家中有老人去世,後輩們也會為老人舉辦一個隆重的葬禮,從而表達對老人的緬懷之情。在葬禮過程當中除了購買了這些喪葬禮品之外,還會涉及到孝布的問題,可以說孝布是賢子賢孫們佩戴的標誌物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兒子兒媳、女兒姑爺等直系親屬才需要披麻戴孝,其他的親朋好友每人分發一塊孝布就可以了。
由於孝布只是在葬禮期間才會使用到的,等到葬禮結束後,就沒必要進行佩戴了。那麼這些孝布又應該如何處理呢?其實不同人的孝布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如果是親朋好友所配帶的孝布,直接扔到火堆裡面燒掉就行。但直系親屬所佩戴的孝布一定得保存下來,這代表着對老人的尊敬。